天天ri天天cao,久久另类视频,夜夜操天天干96香蕉视频,www.128.com四虎免费黄色电影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中國3A級風景區(qū)名錄旅游

中國3A級風景區(qū)名錄

三義宮
  三義宮景區(qū)坐落于涿州市松林店鎮(zhèn)樓桑廟村,是歷史上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故地。千百年來,后人拜謁者絡繹不絕,其“義”文化源遠流長,堪稱三國文化之始地,整座廟宇金碧輝煌,氣勢雄偉,金代被列為涿州八景之一,名曰:“樓桑春社”。每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為漢昭烈帝劉備誕辰之日,屆時各方百姓云集于此,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有詩贊曰:“父老相攜載酒游,果然春社勝于秋,漢家宮殿皆禾黍,贏得荒村尚姓劉”。景區(qū)占地面積60余畝,建筑面積10000余平方米,為三進院落式景區(qū)。三義宮,原為“三義廟”,又稱“漢昭烈帝廟”,是為紀念三國時期劉備三兄弟在此結義而建。始建于隋代,唐、遼、元、明、清等時期均有修葺,距今已有一千…[詳細]
安國藥王廟
  安國市古稱祁州,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中藥材集散地之一,素有“藥都”和“天下第一藥市”之稱。安國藥市的興盛,起源于藥王廟。凡參加藥市的人,總要去瞻仰、拜謁藥王廟。安國藥王廟坐落于安國市城南(原南關),是全國最大的紀念歷代醫(yī)圣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4年),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廟中祭祀的藥王邳彤,西漢信都(今河北冀州人),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部下二十八宿將之一,曾作過曲陽(今河北晉州市)郡太守。邳彤輔佐劉秀打天下,英勇善戰(zhàn),忠心耿耿,且足智多謀,為創(chuàng)立和捍衛(wèi)東漢江山立下了不朽功勛,官至太常少府(相當于宰相)。邳彤酷愛醫(yī)學,頗受軍民擁戴,死后葬于祁州南…[詳細]
盛樂博物館
  我國首座鮮卑歷史文化主題博物館——盛樂博物館,位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盛樂古城遺址東側,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558平方米。博物館分為盛樂古城春秋史、鮮卑民族歷史與文化、小板申東漢壁畫墓復原陳列展等3個展廳,向人們集中展現(xiàn)了鮮卑這個北方游牧民族歷經14帝140年的輝煌歷史。公元260年前后,鮮卑族拓跋部落遷居盛樂(今和林格爾縣);公元386年,拓跋氏正式建都盛樂,史稱北魏,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北方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經歷南征北戰(zhàn),到公元439年,北魏統(tǒng)一了北方,南北朝對峙局面形成![詳細]
南湖濕地公園
  南湖濕地公園位呼和浩特市于南二環(huán)路以南、昭君路以西、大黑河以北、沙梁村以東,屬呼和浩特市的地勢低洼地,現(xiàn)為魚塘、沙坑、草地。南湖濕地公園規(guī)劃面積1165公頃(17475畝),按功能分為三大區(qū):草原風光區(qū)558公頃;濕地景觀區(qū)425公頃;濱河項目區(qū)182公頃。其中一期工程占地606公頃。草原風光區(qū)的景觀規(guī)劃以蒙古族的發(fā)展史為主線,通過對蒙古族生活方式的變化及經濟發(fā)展的展現(xiàn),讓人領略到內蒙古草原文化、風俗民情的獨特魅力。從蒙古族依水而居的民俗游覽區(qū)到游牧生活的牧野風光區(qū),對蒙古族餐飲、娛樂、歷史文化作了完美的詮釋,使人們足不出室便能體驗到草原文化![詳細]
烏素圖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森林公園。位于呼和浩特市北部。內有戰(zhàn)國時期的趙長城遺址,有漢通漠北的古白道遺址,有宋、明代的老爺廟,焦贊墳遺址,有清代集蒙、漢、藏建筑風格為一體的烏素圖召等。…[詳細]
上海陳毅廣場(陳毅塑像)
  陳毅廣場位于上海市南京東路外灘,廣場中央矗立著新中國第一任上海市市長陳毅的塑像。陳毅廣場一個世紀前這里是英國駐華總督巴夏禮的紀念銅像。十里南京路盡頭的陳毅廣場,新中國第一任上海市市長陳毅的塑像昂然矗立。陳毅廣場位于上海十里南京路,為了紀念上海市第一任市長陳毅而建,現(xiàn)在已經成為上海市的旅游景點。陳毅塑像坐北朝南上海陳毅廣場-,用青銅澆注,高5.6米,底座用紅色磨光花崗石砌成,高3.5米,塑像再現(xiàn)了陳毅同志視察工作時的典型姿態(tài),顯示他一路風塵,勤勤懇懇的公仆形象,又有和藹可親,虛懷若谷的儒將風度。每逢周末,在塑像前都將舉行隆重熱烈的廣場音樂會。陳毅廣場涌泉:位于南京東路外灘,陳毅塑像南面。它的造型…[詳細]
五丈原諸葛亮廟
  五丈原風景名勝區(qū)位于寶雞市岐山縣境內,東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寶雞56公里,北距岐山縣城25公里。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對陣,后因積勞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聞名于世。歷代文人墨客,官宦庶民,題詞立碑,建祠修廟,憑吊千古,這里流下許多珍貴的古文化、古遺跡,特別是氣宇軒昂的諸葛亮廟文化內涵豐富,人文景觀薈萃。諸葛亮廟始建于唐代,廟宇坐南朝北,聳峙原頭,雄偉壯觀,進入金碧輝煌的山門,依次是高大的獻殿、正殿、八卦亭、屋檐脊獸,千姿百態(tài),墻壁彩繪,絢麗奪目。獻殿兩側的墻壁上,鑲嵌著岳飛手書的前、后《出師表》碑刻,由40塊二尺見方的青石連綴而成,表文語出肺腑,文筆出眾;筆法奔放蒼勁,流利酣…[詳細]
南濱路娛樂一條街
  南濱路本是沿南岸區(qū)長江線修建的一條濱江公路。因為這里幾乎匯聚了重慶所有的代表美食和特色酒吧,素有“重慶外灘”佳譽。餐飲區(qū)集中在從南坪的長江大橋南橋頭下開始到海棠溪共3多的千米路段。這里是渝派川菜的天堂:秦媽老火鍋、洪七公肉館、外婆橋風味小吃、順風123江湖菜館等等次第相比。消費不貴,兩三個人,百把元錢就可以將肚子撐飽了,然后舒舒服服的走到彈子石方向的酒吧聚集區(qū)去泡吧,邂逅漂亮的重慶美女![詳細]
商洛老君山
  老君山是道教始祖太上老君-成仙的地方,以峰秀、林密、徑幽、洞奇著稱,享有“天然氧吧”之美譽。它位于秦、晉、豫三省交匯處,陜西省洛南縣境內,距西安190公里,北接華山,虎視八百里秦川;南瞰秦蟒,扼中原進出秦巴之門戶,自古就有“中華道教第一山”之稱。老君山群峰俊秀,怪石嶙峋,蒼松勁樹,四季常青。春季山花爛漫,馨香四溢;夏季翠綠可餐,清爽宜人;秋季紅葉似火,熱情奔放;冬季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新建的登山盤道,路面平整,曲徑通幽;數(shù)千級臺階周圍老藤錯落,鳥語百囀;山風乍起,松濤洶涌,嘯聲陣陣,不絕于耳。雨中登山,薄霧繚繞,風雨瀟瀟,如泣如訴,憑高遠眺,醉若天仙。清理整修后的老君山溶洞溶柱林立,景觀別致,…[詳細]
涇陽崇文塔
  崇文寶塔位于涇陽縣城東南10公里的崇文中學院內,是我國至高磚塔,歷史久遠。此塔距今約360年,為全國保存最好的磚塔之一。現(xiàn)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設有文管所和專人保護。該塔建于明萬歷二十一年,屬樓閣式磚塔,平面呈八角形,共十三層,總高度83.218米,根據(jù)八卦懸頂?shù)墓沤ㄖ碓O計,從塔下至塔頂全部用青磚修建。全部塔身為八棱形狀,底層每邊九米,周圍共計72米,每層各有四窗,每層外面有四個佛龕,交叉而上。佛龕內置明代石刻佛像或坐或立,形態(tài)各異,極為生動。二層南向塔門刻有“崇文寶塔”四個字,為全國磚塔之最,由塔內可曲折攀登,直至塔頂,每層內外均可游覽。天晴之時,登臨塔頂,西安、涇、渭、華岳、驪山景色…[詳細]
李靖故居
  李靖故居位于陜西省咸陽三原縣城北9華里的魯橋鎮(zhèn)東里堡,當?shù)胤Q作“東里花園”,占地面積48畝,最早為唐衛(wèi)國公李靖修建,是馳名陜西的古典園林。后因楊虎城將軍及其母親在此居住,因此也叫做“楊虎城花園”。園內亭、臺、樓、閣建造奇巧,名花異草四時爭艷,假山秀石,曲徑通幽,更有魚池、石舫、遂洞關中八景縮影建筑等景觀,使整個園林步移景異。1918年靖國軍司令部曾設于此,1930年始楊虎城將軍主持陜政在此居住,周恩來總理等國家領導人也曾親臨此園,使其更具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園內還有烈士墓及紀念碑。這座具有1300多年歷史的花園,當時稱李氏園,也稱唐園,俗稱東里花園。唐代著名詩人張籍游此園后,曾走筆寫下…[詳細]
三原博物館(城隍廟)
  三原城隍廟位于咸陽三原縣城內東渠岸街中部,始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距今600多年,是國內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最完整的明代整體建筑群之一,現(xiàn)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原城隍廟是宮廷式建筑,整個建筑群由五重院落組成,沿中心左右對稱分方式把樓、殿、廡、坊、亭等四十多個單座建筑按主次布局在縱橫軸線上。五個廊院相套向縱深和兩側伸展。中軸線上布著三道門、四重牌坊、五座重檐殿樓。應門、戲樓、鐘鼓樓、獻殿、拜殿、陪殿、寢殿等主體建筑各具特色。坐北朝南的廟門前,高達10米的照壁用水磨磚砌成,正中鑲有鯉魚跳龍門磚浮雕。三原縣博物館設在城隍廟內,收藏了近三千件珍貴文物和一百多通碑刻,其中岳飛手書的前、后《出…[詳細]
藥王故里
  藥王故里地處耀州城東部5公里的孫塬村,是孫塬鎮(zhèn)政府所在地,是耀州東部政治、經濟、文化、旅游中心。南距西安及咸陽機場均為74公里北距黃帝陵80公里,緊鄰西銅高速公路、銅黃高速公路和210國道,交通便捷。現(xiàn)已形成以藥王祠、藥王墓、幼讀遺址和藥王出生地——老堡子城廓為主要景點的藥王故里文物旅游風景區(qū)和以藥材種植,花椒、蘋果采摘為特色的鄉(xiāng)村旅游觀光區(qū)。獨具特色的藥王醫(yī)藥養(yǎng)生文化、珍貴的文物古跡、神奇的醫(yī)藥保健產品與魅力無比的“鄉(xiāng)村風光”成為這里一個個難得的亮點。游藥王故里,探長壽之秘,已成為人們來藥王故里的旅游之緣。每年農歷的“二月二”和“九月”廟會成為人們紀念藥王,弘揚藥王美德的盛會。每到金秋,藥香…[詳細]
耀州窯博物館
  耀州窯博物館1994年5月23日正式建成并對外開放,位于銅川市王益區(qū)黃堡鎮(zhèn)南側古耀州窯“十里窯場”之上,西銅高速公路、210國道從門前穿過,交通十分便利。耀州窯是我國歷史名窯之一,其代表產品刻花青瓷“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有“北方刻花青瓷之冠”的美譽,宋代已馳名海內外。耀州窯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更被評為二十世紀“中國百大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和“陜西十大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耀州窯博物館是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為中國古陶瓷文化旅游的典型代表。我館于2009年10月11日開始對陳列進行了全面改造提升,于2010年7月23日新陳列開展暨對外免費開放,新展覽總面積…[詳細]
吳山旅游風景名勝區(qū)
  吳山旅游風景名勝區(qū)是一處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購物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區(qū)域。坐落于寶雞市陳倉區(qū)境內,雄峙于隴山山脈的南部,總規(guī)劃面積3340公頃。始建于2000年,于當年投入運營,旅游區(qū)內設有五峰景區(qū)(會仙峰、靈應峰、鎮(zhèn)西峰、大賢峰、望輦峰)、滴水觀音、影視基地、吳山老廟、千年毛栗林、真人洞、黑虎殿、靈官殿、棲霞島等三十多個旅游觀光項目,已累計投資1200萬元。早在周朝時,秦靈公就在吳山之陽設上疇祭黃帝,設下疇祭炎帝。秦并天下后,秦始皇在此封禪;漢代以吳山為神,先后有6位皇帝共23次來此祭祀封禪,漢武帝13次來此祭祀。隋文帝于開皇十四年(594)詔立西鎮(zhèn)祠,十六年(596)敕造吳山神廟。唐代…[詳細]
寶雞炎帝陵
  炎帝陵位于寶雞市渭濱區(qū)神龍鎮(zhèn)境內的常羊山之上,為炎黃子孫尋根祭祖的重要場所之一。寶雞為炎帝故里,據(jù)說炎帝生于寶雞天臺山的蒙峪溝。寶雞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早在5000年前的上古時期,以炎帝為首領的姜姓部落就生活在這里。炎帝陵座落在寶雞市南郊七公里處的常羊山頂,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海內外同胞多次來寶雞姜水流域尋根祭組。當?shù)卦谘椎鄣某錾、?chuàng)業(yè)與喪葬之處重修神龍祠和炎帝陵,又在市中心建炎帝園,為炎黃子孫拜祖謁陵祭奠炎帝提供了場所。炎帝陵分為陵前區(qū)、祭祀?yún)^(qū)、墓冢區(qū)3部分。這里雄偉、神圣、肅穆、古雅、幽靜,成為炎黃子孫的謁陵拜祖的圣地。每年農歷7月7日及清明節(jié)的炎帝祭日,海內外各界民眾聚于炎帝陵及炎帝祠進…[詳細]
嘉陵江源頭風景區(qū)
  嘉陵江源頭景區(qū)是天臺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四大景區(qū)之一,位于秦嶺主梁兩側,距寶雞市區(qū)33公里,經營面積4196公頃。海拔1465--2597.8米,因長江的一級大支流嘉陵江發(fā)源地而得名。景區(qū)地跨秦嶺南北兩坡,特殊的地理位置給嘉陵江源頭景區(qū)創(chuàng)造了絕佳的風景資源,這里奇峰突兀,水流清澈,森林茂密,四季景色迷人,有蒼翠秀麗的七女峰,氣勢雄偉的嘉陵江第一瀑,幽深莫測的黑龍?zhí),還有罕見的霧凇,冰掛和云海等天象景觀。景區(qū)內的人文古跡更是神秘莫測,有漢劉邦入關的煎茶坪,諸葛亮北上伐魏時的點將臺,宋朝吳玠、吳璘兄弟抗擊金兵的和尚塬古戰(zhàn)場以及大王嶺、大散關、秦嶺界碑、源頭碑刻等。便利的交通、優(yōu)美的環(huán)境、秀麗的景色、熱…[詳細]
姜太公釣魚臺
  中國釣魚始祖之鄉(xiāng)——姜太公釣魚臺位于寶雞市陳倉區(qū)天王鎮(zhèn)境內,南依秦嶺,北望渭水,總面積約200平方公里,距西安150公里,寶雞市30公里。二級旅游專線與西寶高速公路、西寶南線相連,交通十分便利。景區(qū)內人文古跡聞名海內外,名貫古今的“姜子牙釣魚、周文王訪賢”的歷史典故就發(fā)生在這里。漢代立祠,興盛唐時的殿堂祠廟隨山就勢,氣勢宏偉;巨大如丘的“釣磺靈磯”石,跪痕猶存、被稱為中國第一釣臺的姜子牙“跪石”及粗需三人合抱的四棵“唐柏”更為這內涵深厚的人文古跡錦上添花,給人以知識的熏陶和歷史的感悟。釣魚臺景區(qū)自然景色非常迷人,河光山色相映爭輝。區(qū)內峰巒疊嶂,飛流激柱,柏山做屏,芳草為毯,森林茂密,紅葉盡染![詳細]
漢中南湖
  南湖風景區(qū)是國家“AAA”級旅游區(qū),陜西省十大自然生態(tài)旅游區(qū),有七溝八梁、六十八座山頭,這里“青山碧水,松濤竹海,鳥語花香”,有陜西第一湖的美譽。南湖景區(qū)始建于1954年,是以山水自然景觀見長的自然風景區(qū)。景區(qū)面積6.5平方公里,水面5700畝,湖水迂回于七山八溝之間,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亭立榭臥,為漢中近郊的一處幽美的游覽勝地。南湖風景區(qū)湖面碧翠如染,湖水被七山八溝截分,形成了六七十個大小不一的湖面,大的上百畝,小的四五十畝,湖與湖相連,當游船快速行駛在寬闊的湖面上時,山影、云影、樹影一齊在湖中蕩漾。船后泛起層層浪花,引來許多鳥兒緊緊相隨,鳴叫不已,使人興趣盎然。五湖名千秋,唯獨南湖幽,碧水…[詳細]
喀什高臺民居
  高臺民居這里的維吾爾族人世代聚居,房屋依崖而建,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輩的房上加蓋一層樓,這樣一代一代,房連房,樓連樓,層層疊疊,這些房屋大多是土房,也有不少新建的磚房。在這些隨意建造的樓上樓、樓外樓之間,形成了四通八達、縱橫交錯、曲曲彎彎、忽上忽下的50多條小巷,沒有本地人帶路,外來人一定會迷路。高臺民居位于喀什噶爾老城東北端,現(xiàn)為喀什維吾爾民族聚居區(qū)。該區(qū)建在懸崖上,共有近六百戶人家。從頗具現(xiàn)代化的喀什新城隔河相望,老城的地勢明顯高出一截。高崖兩千年前就已存在,一千多年前有維吾爾先民在此建房安家。相傳東漢名將班超、耿恭曾在此留下足跡。公元九世紀中期喀什拉汗王朝時,就把王宮建在這個高崖的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