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云道院始建于889年(唐龍紀(jì)年間),宋祥符六年賜“靜慧院”額,宋宣年間改名“集云觀”。明洪武年間并入白鶴寺。1417年(明永樂十五年)重建“靜慧寺”。據(jù)《白石山志》載:“當(dāng)其盛時(shí),高甍巨檻,金碧輝煌,住僧?dāng)?shù)十人,鐘韻梵音,早夜不輟,號為叢林!1920年(民國20年)8月、1922年(11年)9月,連遭臺風(fēng)襲擊倒塌,1931年(民國20年)有云游道人葉明達(dá)和信寶,募緣重建至今。道院座落在橫山南麓,東浹村北,占地2064平方米,分前后兩進(jìn)。后殿中立大石柱一對,刻有鄉(xiāng)邑名儒趙舜耕撰書的楹聯(lián):“儒釋道三教異流同宗旨;東西祭二縱分派共淵源!碧炀杏兴豢,深8.2米。觀前立石柱一對,大小樟樹各2株,大樟樹莖粗分別為3.30米、3.10米。主持馮誠方師,兼任樂清道教協(xié)會名譽(yù)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