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墓,位于興平市西12.5公里的馬嵬坡。
楊貴妃,弘農(nóng)華陰(今陜西華陰市)人,后遷至蒲州永樂縣(今山西芮城)。小名玉環(huán)。其父楊玄琰。玉環(huán)早年喪母,其叔父將其養(yǎng)大,她通曉音律,能歌善舞,原為唐玄宗李隆基十八子壽王李瑁妃。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武惠妃死。唐玄宗將其召入宮中,為女官。在初次見玄宗時穿道士服。故號太真。唐玄宗天寶四年(745)封為貴妃,受到玄宗寵愛,父、兄、姐妹皆因之顯貴。堂兄楊國忠被封為宰相,操縱朝政,勢傾天下,使唐政府政治腐敗,國勢漸微,唐天寶十五年(755)“安史之亂”爆發(fā),叛軍陷洛陽,破潼關,京師震動。玄宗帶楊貴妃逃往四川。途經(jīng)馬嵬坡,以右彪武軍大將軍陳玄禮為首的隨軍將士,以楊貴妃和楊國忠倡亂誤國,憤而殺死楊國忠,逼玄宗將楊貴妃縊死。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對這一事件有生動細致的描寫:“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余里。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娥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睏钯F妃死后即葬于馬嵬坡。
據(jù)文獻記載,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唐王朝軍隊收復長安,玄宗回京,曾密令將楊貴妃遷葬。因此,該墓究竟是原來的墓,還是遷葬后的墓,或者是楊貴妃的衣冠冢,尚無確證。
現(xiàn)在的貴妃墓為一半坡上的小陵園,大門上橫書“唐楊氏貴妃之墓”匾額,為國民黨陜西省主席邵力子題寫。園內正面是一座三間的仿古式建筑獻殿,過獻殿即是墓冢,高3米,封土四周砌以青磚。傳說婦女用貴妃墓上的土搽臉,可去掉臉上的黑斑,使面部肌肉細膩白嫩。因此,其墓土被稱為“貴妃粉”,遠近婦女,爭相挖取,連外地游人也要帶包墓土回去,于是,墓的封土堆越來越小,因此守墓人用磚將其包砌。這樣,人們就再也無法從墓上取土了。墓前有一碑樓,上刻:“唐玄宗貴妃楊氏墓”。游人至此,多留下吟誦、題刻,各抒己見。這些題刻詩作鑲嵌于周圍回廊上。
現(xiàn)在,在貴妃墓后的半坡上,修了一亭,亭中用潔白的漢白玉雕了一尊高近3米的楊貴妃站像。楊貴妃墓,現(xiàn)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楊玉環(huán)(719年~756年),父親楊玄琰,任蜀州(今四川崇慶縣)司戶。祖籍宏農(nóng)華陰(今陜西華陰),后徙居于蒲州永樂縣獨頭村(今永濟市)。 玉環(huán)幼年父母雙亡,寄養(yǎng)于叔父家。開元二十二年(734年),15歲的楊玉環(huán)被選為壽王李瑁的妃子,成了唐玄宗的兒媳婦。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最迷戀的武惠妃死去,玄宗深為悼惜,“后庭數(shù)千,無可意者”(《舊唐書…… 楊玉環(huán)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