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陰菩薩泉
聞名遐邇的漢陰菩薩泉,位于縣城以北的龍崗中段。它因有一眼奇特的山泉,蒙上了神秘的面紗,成了千年難解之謎。又因登臨它,全城風(fēng)光、月河田園景色能盡收眼底,成了人們休閑賞景的好去處。原廟門兩側(cè)有石刻對聯(lián)曰:“三百里河山知是何年圖畫,數(shù)千家煙火盡歸此處樓臺”。這便是昔日菩薩泉勝景的寫照。歷代文人墨客游此,吟唱不絕,題詩作畫,感慨不已。清晚期名士錢昆秀游菩薩泉曾詩詠:“幾度尋幽歷勝區(qū),郁蔥佳氣近城隅,泉聲噴澗聽偏韻,草色籠煙淡欲無。古樹夕陽明眼底,小橋流水傍山隅。龍崗好景知多少,此乃蓬萊一畫圖”。
最早的菩薩泉,只有一泓清的泉水,清涼可口,吸引著過往行人。清康熙《漢陰縣志》描繪它:“倚崗豁為土穴,高丈闊常深二尋,上戴土壤,不騫不崩,泉自龍口出,匯為一潭,浸潤兩壁,不泛不溢”。龍崗不高,又是一座孤立的山岡,為什么能在它中部南坡偏上段出現(xiàn)一眼冬夏不涸、不泛不溢、不垮不塌的清涼可口山泉?泉水從何而來?多少代人求證,均未找到答案,只得以“龍泉”相稱,在此修建了土地廟。明代之時,有一年大旱,人們舉著火把,舞著旱龍,點放山銃,攜香帶表,前往龍泉虔誠求雨。碰巧“禱輒六澍”,天降大雨,干枯的農(nóng)作得救,民眾歡心慶賀,認(rèn)為是菩薩手握凈瓶,滴水人間,解救了民困,故而將龍泉改為菩薩泉,并修建殿宇,供奉菩薩和龍王。清嘉慶有年,陜南久旱不雨,草木枯死。饑民遍野,唯獨漢陰時有降雨,免受其災(zāi),漢陰廳通判錢鶴年主事后,認(rèn)為這是菩薩保佑給漢陰降了福音,便組織民眾捐物籌款,大興土木,修建了磚木結(jié)構(gòu)、歇山頂、清水脊大殿,在岔脊上雕塑了形態(tài)生動的人物、走獸塑像,還對主體建筑進行了油漆彩繪,使整個建筑金碧輝煌。后來又增修了門樓、廂房、“桂中明月”、“水廳幽林”、“萬年戲樓”及木雕彩繪牌坊等建筑。民國二十三年(1934),新建了百子門、百子堂。此后,對廟宇進行了粉飾,龍泉口配置了錫鑄銀龍,泉水自銀龍口滴出,并在路兩旁置有花壇、盆景,四季常青。每年農(nóng)歷二月十九日舉辦廟會,公演漢調(diào)二黃5天,熱鬧非凡。民國二十五年(1936),整修了菩薩泉周圍百畝林區(qū),并在林區(qū)建亭榭,辟曲徑,裝點一新,使菩薩泉景區(qū)成了樹木參天、綠蔭環(huán)抱、鳥語花香、曲徑通幽的人們休閑好去處。抗日戰(zhàn)爭期間,建了抗日英雄紀(jì)念碑,又對景區(qū)主道進行了拓寬,增設(shè)了涼亭石幾。每到夕陽西下,游下如織。
“文革”中,菩薩泉遭到毀滅性破壞。從上世紀(jì)末開始,得以恢復(fù)重建菩薩泉正殿,依山還建有藥王祠、唐公祠、對景區(qū)實施了封山育林,綠化美化,并修建了千步梯、觀景臺等配套設(shè)施。如今,沿古木掩映的千步梯攀援而上不到200米,眼前突現(xiàn)一大平臺,古樹濃蔭之下,有游人在休憩,有休閑客在觀看縣城美景,品味浮雕故事,聆聽殿堂悠悠鐘鼓之聲,再進到正殿,下龍池捧一掬甘醇的山泉飲下,頓會神清氣爽。正如殿前碑文所寫:“山峻險,城囂喧,獨此處,可休閑,能常常游覽,心態(tài)怡然,紫燕彩鶯花前舞,仙樂佛音空中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