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東古厝
竹東位居新竹縣中央,上坪溪與頭前溪流經(jīng)東側,自古水利豐足。竹東才逐漸發(fā)展成為新竹縣主要的客家聚落之一。
其中竹東三大古宅——信好第、上隴西堂與蘇宅武功堂都位在這里;此外,還有一座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的老廟——惠昌宮,為曲型的客家廟宇,廟內供奉客家移民所尊崇的三山國王,是竹東居民的信仰中心。
當年彭開耀開發(fā)竹東,共興建了五座華宅,分給五個兒子,歷經(jīng)時代變遷,如今僅余信好第與隴西堂兩座,見證過去彭家富裕的繁華景象。位于東寧路三段111號的信好第,夾雜在各式水泥建筑中,目標并不明顯,但保存完好的四合院里,木雕、交趾陶雕飾精細,古意盎然;信好第原為土角厝,后改建為融合中西風格的宅第,當時聘請了臺北名匠鳳梨師重建,并由關西師傅施以雕刻,其木雕細致而不繁瑣,泥塑色彩華麗卻不俗艷。
由東寧路轉進康寧街,可見上下隴西堂。位于135巷的上隴西堂,為彭開耀二兒子的宅第,原為燕尾起翹的三合院建筑,但左右護龍因嚴重腐朽已改建,只正廳仍保留傳統(tǒng)樣式,廳內總牌位上 書有“隴西”二字,顯得相當氣派。而新竹客運竹東站后方、康寧街199巷,還有另一座古宅隴西堂,為與前者區(qū)分,當?shù)厝肆暦Q之為下隴西堂;該宅規(guī)模廣闊,尤其包括正廳及左右各護龍,就運用了木水火土等不同類型的馬背樣式,在古樸中展現(xiàn)其細致之美,可見建筑之用心。
位于長春路三段103巷的蘇宅武功堂,為福建省汀州府蘇家后代所建。武功堂占地1000余坪,屬三合院,左右各有三道護龍,埕外有兩道圍墻,規(guī)模宏偉。其雖緊鄰馬路,但幽靜的院落里遍植花木,環(huán)境清幽,蟲鳴鳥叫聲不絕于耳,對照著正廳左右花窗上所題“鳥語”、“花香”,以及門廳上“聽鶯歌”、“看舞鶴”等字句,益顯幽致典雅。
乘車風向標
1、自新竹火車站搭內灣支線鐵路,在竹東站下,沿東林路右轉長春路三段,可分抵信好第、武功堂;由長春路二段右轉興農(nóng)街、康寧街可分抵上下隴西堂。
2、自新竹火車站前搭往竹東的新竹客運;或自臺北市臺汽北站搭臺汽客運亦可直抵竹東。
注意事項:目前竹東各座古宅皆有后人居住,游客前往參訪時,宜保護安靜;其中信好第不對外開放,游客勿予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