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順縣云龍山九龍柱乃天下第一柱。在太行山之巔有一山脈叫云龍山,和順縣城就在它的山腳下。遠望云龍山,青山、白云、藍天,龍在云中游,云中有龍游,藍天之下云龍繞;卻又數(shù)不清有多少條龍,也數(shù)不清有多少團云,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是一幅大氣磅礴的群龍繞云騰天圖。九根柱子九條龍,一根大柱盤九龍,八根小柱刻浮云。此乃云龍山九龍柱。九龍柱平臺后面是一個文化墻,墻上是華夏五千年文化成果的浮雕。老子、孔子、孫子、屈原、司馬遷……[詳細] |
千朝浪嶼水世界是全華北最大,水上游樂設備最多、最先進的室內水上樂園。千朝水上樂園占地3.8萬平方米,園內水處理系統(tǒng)引進世界最先進的臭氧水循環(huán)處理系統(tǒng),不僅能夠使水質完全符合國家質檢部門的要求,更能在完全不刺激眼睛和皮膚的情況下,消滅水0-現(xiàn)細菌的苗頭,使園內用水變的更純凈,更安全。娛樂項目包括“大喇叭”滑道,滑板沖浪,華北最大魔幻互動水寨,華北最大水上樂園造浪池,能同時容納8000人沖浪。水上樂園……[詳細] |
從常氏宗祠的西小門出來,沿著一條爬滿藤蔓的花架,就進入靜園的第二景——杏園。這里是常氏最早建成的園林區(qū)十畝杏林處處花開,雅致風光盡收眼中。常氏之所以建杏林,其原因有三:其一,常氏尊孔子為宗,孔子曾講學于杏壇,常氏對杏樹自然使情有獨鐘。他們在杏林深處筑杏壇,杏壇上高高矗立著孔圣講學的塑像,便印證了他們興建杏園的初衷。其二,杏花開于二月,報春最早,而此時正是各地舉子進京會試之時,故杏花又名“及第花’,……[詳細] |
觀稼閣系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qū)常家莊園景區(qū)內建筑,建筑結構采用明三暗五格局,層臺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表達了儒商世家關注民生疾苦、希冀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人本思想![詳細] |
常家莊園后花園—靜園,被稱做中國北派最大的私家園林!此園既被山湖水系連為一片,卻又園中有園,大中有小,小中有大,遠近高低,自然成趣。靜園占地8萬余平米,包含主園區(qū)和杏園、獅園、可園、遐園,園中處處體現(xiàn)“靜”字特色,靜中又有動,亭臺樓閣、花園通道間點綴以小溪碧波,而且隨處可見的格言警句、磚雕影壁、花木雕刻無不蘊含著主人對高雅藝術的偏愛,常家園林匯集南北園林之大成,既展現(xiàn)了北派園林之豪放,又飄逸著南方……[詳細] |
祠堂,又稱家廟,是中國傳統(tǒng)敬祖思想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早在西周時期,朝庭制定禮樂,一些豪門貴族開始修筑家祠,之后兩千多年此風延綿興盛。常氏以儒傳家,更加注重對祖先的膜拜。祠堂除了用于祭祀祖宗或先賢外,還是處理家族事務的重要場所。其目的是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尊崇先人、提倡孝道為第一人品的思想,維護和發(fā)展宗族統(tǒng)治。常氏宗祠始建于何時已經(jīng)無從考證,但到了清末光緒年間,常氏后裔中的一支常萬玘(后稱南常)和另一支常……[詳細] |
貴和堂為常萬達次子常懷玗的兒子常秉郡居住的宅院。常秉郡,生于乾隆四十二年(1778),出生時正是其祖父年至花甲、事業(yè)如日中天之際。按照常萬達公為其孫子(十秉)各建一堂并親自起堂名的家族傳聞,貴和堂老宅應建于乾隆末期。所以,貴和堂屬于北常的十大老宅之一。大概是由于秉郡出生時,正逢祖父六十花甲,因此賜其一個“貴”字,得名為貴和堂。在已修復莊園中,貴和堂有五個第一:首先是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最完整;貴和堂原有……[詳細] |
晉中市博物館位于晉中市北部新城鳳鳴街181號,總建筑面積22000平米,建筑高度32.4米,展廳面積約為9000平米,是一座大型現(xiàn)代化、綜合性博物館。晉中市博物館是集收藏、研究、展覽、公共教育和文化交流于一體,集晉中歷史文化旅游資源、融現(xiàn)代展示宣傳娛悅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公益文化平臺,是晉中市標志性公共文化建筑,是近年來山西省新建現(xiàn)代化博物館的重要構成。晉中市博物館內部為地下一層,地上四層。一層為……[詳細] |
南會八路軍前方總部舊址(第五批省保)時代:1940年地址:晉中市左權縣麻田鎮(zhèn)南會村南會八路軍前方總部舊址(中共中央北方局舊址)位于晉中市左權縣麻田鎮(zhèn)南會村中央大槐樹下。由于戰(zhàn)爭形勢的變化,1940年11月八路軍總部進駐武軍寺,年底因日軍掃蕩,武軍寺被日軍放火燒毀,八路軍前方總部與中共中央北方局移駐南會村。八路軍前方總部與中共中央北方局在南會駐扎近一年的時間里,彭德懷、鄧小平、左權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詳細] |
山莊新華日報社舊址(第五批省保)時代:1939年地址:晉中市左權縣麻田鎮(zhèn)山莊村山莊新華日報社舊址(趙樹理舊居)位于左權縣東南61公里的麻田鎮(zhèn)山莊村,山莊新華日報社舊址與趙樹理舊居是山莊村內相鄰的兩處院落。1940年至1945年,新華日報社進駐山莊村。在此期間,《新華日報》華北版由四版擴為六版,雙日刊改為日刊,使報紙的容量擴充了30%,報紙的份數(shù)增加了1倍。新華日報社舊址為民國時期建筑,坐北面南,一……[詳細] |
北常普音寺(第五批省保)時代:明、清地址:晉中市平遙縣段村鎮(zhèn)北常村北常普音寺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據(jù)《平遙縣志》載,普音寺建于唐代,明天啟年間(1621~1627)重修,清代補葺。寺坐北向南,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由南向北建有山門、正殿,兩側為東西配房,東西配殿,F(xiàn)存建筑中正殿為明代遺構,其余為清代建筑。寺內正殿存明代塑像3尊,后檐墻存壁畫17平方米,木雕佛龕1座。正殿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前后檐……[詳細] |
長則普明寺時代:明地址:晉中市平遙縣襄垣鄉(xiāng)長則村長則普明寺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坐北朝南,一進院落,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山門、正殿,院內兩側為東西配殿、東西廂房,院落整體呈四合院形式,F(xiàn)存建筑全部為明代建筑。山門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前后檐施三踩單昂斗拱,里拽五踩雙翹偷心造,柱頭、平身科各一攢,前后檐明間設四扇六抹隔扇門,后檐兩次間設直欞窗。前檐墻與兩山墻交接處設八字影壁,前檐臺階處設十字花……[詳細] |
福嚴寺(第五批省保)時代:元、清地址:晉中市昔陽縣趙壁鄉(xiāng)黃巖村中據(jù)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樂平縣志》、清雍正十二年(1734)《山西通志》、民國4年(1915)《昔陽縣志修編》及重修碑記載,福嚴寺創(chuàng)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清順治十四年(1657)、清咸豐九年(1859)、清同治二年(1863)屢有修葺。坐北面南,一進院落布局,原有大殿、南殿、戲臺、鐘鼓樓、東西配殿、東西配房、東西廊廡等建筑……[詳細] |
離相寺時代:宋、清地址:晉中市昔陽縣趙壁鄉(xiāng)川口村離相寺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據(jù)寺內現(xiàn)存石碑載,明正統(tǒng)、萬歷,清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光緒和民國均有修繕,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由南向北建有天王殿、正殿,兩側有東西配殿、鐘樓、鼓樓,除軸線建筑為原寺物外,兩側建筑均為后人新建,F(xiàn)存建筑中正殿為宋代遺構,天王殿為清代建筑。廟內現(xiàn)存重修碑、碣共計9通(方),院內存殘幢1座。正殿石砌……[詳細] |
平舒崇福寺(第五批省保)時代:晉中市壽陽縣平舒鄉(xiāng)平舒村地址:元、清平舒村崇福寺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據(jù)清光緒八年(1882)《壽陽縣志》記載,唐神功元年(697)崇福寺已有。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萬歷三十五年(1607)、清康熙十六年(1677)重修過殿,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修正殿。寺坐北朝南,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上建有過殿、正殿,兩側為東西配殿,過殿東側建有關帝殿一座。現(xiàn)存建筑中過殿為元代……[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