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佑殿,單檐歇山頂,“明五暗十”構造,即外面看是五間房子,實際上是兩個五間合并在一起改建而成的。永佑殿在王府時代,是雍親王的書房和寢殿。后成為清朝供先帝的影堂。永佑是永遠保佑先帝亡靈之意。殿內正中蓮花寶座上,是三尊高2.35米的佛像,系檀木雕制,中為無量壽佛(即阿彌陀佛),左為藥師佛,右為獅吼佛。出永佑殿,便到0殿。左右兩側為班禪樓和戒臺樓。0殿平面呈十字形,殿頂上建有5座天窗式的暗樓,有5座銅質……[詳細] |
東堂子胡同是位于北京市東城區(qū)一條有著近800年歷史的古老胡同,它東起朝陽門內南小街,西至東單北大街,與南側的外交部街和北側的紅星胡同(原名無量大人胡同)平行。是北京城中歷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也曾經是保存最完好的胡同之一。目前公安部辦公廳信訪辦公室也坐落在東堂子胡同。地址:北京市東城區(qū)建國門地區(qū)……[詳細] |
中國社會科學院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成立于1977年5月,前身是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F(xiàn)有研究院所35個,研究中心45個,二三級學科近300個,重點學科120個,其任務是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理論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負著提高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水平和理論創(chuàng)新的使命。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學術著作、科學論文、調查研究報告、資料翻譯和文獻整理等形式向社會各界提供科研產品。建院以來,共……[詳細] |
萬福閣是雍和宮的第五進大殿,也是最后一正殿。中間主樓為三層,左為延綏閣,右為永康閣,都為兩層,有正廊與主閣相連。萬福閣內各層供奉的小佛像共達萬尊之多!胺稹迸c“福”音近,故名為萬福閣。閣中最令人矚目的是由整塊檀香木刻成的彌勒像,珍貴的木料由七世0進貢。佛總高26 米,地上18 米,地下8 米,直徑8 米,立于漢白玉須彌座上,手持哈達,體態(tài)巍峨。檀香木雕彌勒像和金絲楠木雕佛龕,以及0殿中的檀香木羅漢……[詳細] |
頤和軒為紫禁城東北隅寧壽宮后區(qū)中路建筑之一,南有樂壽堂,北為景祺閣,軒與閣之間有穿廊相連,形成工字殿。頤和軒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慶七年(1802年)、光緒十七年(1891年)兩次重修。 景點位置中國北京市東城區(qū)故宮博物館基化門內……[詳細] |
玉河是北京一條歷史悠久的古河,元代玉河稱為通惠河, 2009年5月,玉河歷史文化保護工程正式開工。玉河重建過程中,如何做好玉河歷史風貌保護,更好體現(xiàn)玉河歷史價值,并將之與改善民生完美結合,東城區(qū)一直在孜孜探求,為此提出了“應保盡!钡姆结槨V匦铝料嗟挠窈颖倍嗡,嚴格沿著古河道走向重新修復,自萬寧橋起至東不壓橋止,全長480米,平均寬18米、水深1米左右。河堤還重新修建了一處水榭、一處曲橋,兩處船……[詳細] |
朝陽門,元稱齊化門,門內九倉之糧皆從此門運至,故甕城門洞內刻有谷穗一束,逢京都填倉之節(jié)日,往來糧車絡繹不絕!俺柟人搿睘槟霞Z北運的第一位喜迎神。朝陽門形制與崇文門略同,面闊五間,通寬31.3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9.2米;樓連臺通高32米;箭樓形制略與宣武門同,面闊七間,通寬32.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25米。古時為進京的交通要道,1915年經過一次拆除,1956年徹底拆除,成為歷史的一個影子……[詳細] |
鈴鐺胡同位于北京東城區(qū)鐘樓西側,是一條長僅有一百多米的小胡同,胡同有兩個岔口,狀似一個鈴鐺圍繞著鐘樓,因此得名。鈴鐺胡同的建筑都是北京的灰墻老四合院建筑,現(xiàn)在里面全是民居。每到年節(jié)時好多家門口都會掛起紅燈籠煞是好看。從鐘鼓樓參觀完畢后在胡同里隨便走走拍拍,也是不錯的了解老北京印象的機會。地址:北京市東城區(qū)鐘樓西側鈴鐺胡同類型:特色街區(qū)開放時間:全天開放……[詳細] |
普普通通的一排法式洋房看似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在100多年前的半殖民地時期,卻是法國郵政局的所在地。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后,東交民巷成為西方各國的使館區(qū),外國人的辦公、生活都離不開郵局,法國便在此設立了郵政局辦理郵政業(yè)務。建筑頂部用連續(xù)的三角山花裝飾女兒墻,讓呆板的小平樓變得靈動了起來,六扇連續(xù)拱券式大窗也很搶眼。站在這里,不難想象昔日人們在柜臺前辦理各項郵政手續(xù)的排隊場景。地址:北京市東城區(qū)……[詳細] |
國盛胡同,東西向,西起趙府街,東至寶鈔胡同。明朝屬金臺坊,稱碾兒胡同,清代以后沿用。過去北京專有碾兒房,即設碾磨以加工糧食的專業(yè)作坊。巷以碾子為名,當因有碾房設于此而起。這個胡同里著名的是18號。國盛胡同18號,是一個規(guī)整的二進四合院,原是晚清奕字輩王爺的宅子,F(xiàn)在屋主的爺爺在1936年用55兩黃金買了下來,文革中被充公,擠了幾十戶人。這幾年才收回了產權,院子得到了屋主很好的騰退,基本保留了原來的……[詳細] |
后門橋原稱萬寧橋,位于北京的中軸線上,在地安門以北,鼓樓以南的位置。橋始建于元代的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開始為木橋,后改為單孔石橋。萬寧橋是積水潭的入口,并且設有閘口,漕船要進入積水潭,必須從橋下經過。萬寧橋在當時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不僅是元大都城內通惠河上的重要通水孔道,也成為研究北京漕運的標志,F(xiàn)橋面已鋪瀝青路,僅存兩側欄板,河道已填平建房。 景點位置北京市東城區(qū)地安門外大街……[詳細] |
比利時使館舊址在北京市崇文門西大街9號。就是臺基廠十字路口東北角,現(xiàn)為紫金賓館。很有特色的小洋樓。隸屬于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國管局),折衷主義建筑風格。主樓前有一個小花園,旁邊有四棟宅邸配樓。舊址現(xiàn)為紫金賓館,不對外營業(yè),而且在崇文門西大街的南門常年關閉,如果想進去可以從東交民巷的北門試試運氣。景點位置北京市崇文門西大街9……[詳細] |
養(yǎng)性殿作為太上皇帝寢宮,原為和璽彩畫。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居樂壽堂時,曾在養(yǎng)性殿東暖閣進早、晚膳。此殿在光緒十七年重修后,除墨云室仍為和璽彩畫外,其它均改為蘇式彩畫。 景點位置中國北京市東城區(qū)故宮博物館基化門內……[詳細] |
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舊址位于前門大街東側。全稱為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始建于1903年,1906年正式啟用,從清末至新中國成立,一直是北京最大的車站,到1958年新建北京站后,前門東車站才完成了歷史使命,退出運輸舞臺,改成北京鐵路職工俱樂部,1997年對原建筑開始進行維修、擴建,車站建筑為典型歐洲風格,現(xiàn)存建筑,除北部拆除部分以外,基本保留原狀,現(xiàn)有地下二層,地上三層。 交通 乘坐地鐵2號線到前門……[詳細] |
普渡寺位于北京東城區(qū)南池子大街,原為清初所建的喇嘛廟。原址是明代南城的洪慶宮一部分。清代攝政王(睿親王)多爾袞王府。康熙三十三年(1694),舊睿親王府改建成瑪哈噶喇廟。1776年,乾隆將該寺賜名“普渡寺”。普渡寺始建于明代清初,大殿建筑宏偉,臺基高大,須彌座式,面闊9間。黃瓦綠剪邊殿頂,前廈為綠瓦黃剪邊。檐出飛檐共3層,為建筑式中少見。普渡寺建筑非常獨特,建在高臺之上,而且窗欞低矮。據古建專家介……[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