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游 最初的波茨坦廣場只有一個十字路口。之后,在這里建起了波茨坦火車站,從而發(fā)展成交通最繁華的地區(qū)之一,也成了首都生機勃勃的都市生活的代名詞。二次大戰(zhàn)中,廣場遭到嚴重毀壞。由于它地處美、英、法、蘇管轄區(qū)的交界處,并有柏林墻橫穿廣場,使這繁華一時的城市中心,在戰(zhàn)后被淪為沒有人煙的隔離區(qū)。 柏林墻倒塌之后,波茨坦廣場曾是歐洲最大的建筑工地。1993年至1998年間,這里建起了戴姆勒·克萊斯勒……[詳細] |
導 游 島的最南端,緊鄰宮殿大橋和柏林大教堂的是老博物館(Altes Museum),在它前面伸展著盧斯特花園。最北端是新博物館(Neues Museum)和老國家藝術畫廊(Alte Nationalgalerie)。面向西側(cè)的是佩加蒙博物館(Pergamonmuseum),最外側(cè)的是博德博物館(Bodemuseum)。 這組經(jīng)過百年歷史建造完善起來的博物館群體建筑在二次大戰(zhàn)中70%以上被……[詳細] |
萊茵河(英語:Rhine,德語:Rhein,法語:Rhin,荷蘭語:Rijn,塞爾特語:Renos,拉丁語:Rhenus) 萊茵河在歐洲是一條著名的國際河流,它發(fā)源于瑞士境內(nèi)的阿爾卑斯山,流經(jīng)德國注入北海,沿途的列支敦士登、奧地利、法國和荷蘭都留下了它的足跡。自古萊茵河就是歐洲交通最繁忙的水上通道。萊茵河流經(jīng)德國的部分長865公里,流域面積占德國總面積的40%,是德國的搖籃。從科隆到美因茨的近……[詳細] |
勃蘭登堡門(Brandenburger Tor)是位于德國首都柏林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筑,由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于1788年至1791年間建造,以紀念普魯士在七年戰(zhàn)爭取得的勝利。勃蘭登堡門是柏林的象征,也是德國的國家象征標志,它見證了柏林、德國、歐洲乃至世界的許多重要歷史事件。勃蘭登堡門位于柏林市中心,東側(cè)是巴黎廣場(德語:Pariser Platz)和菩提樹下大街(德語:Unter de……[詳細] |
導 游 廣場從1688年開始由J.A Nering開辟建造,最初被稱為菩提樹廣場,以后稱作弗里德里希城廣場或新廣場。1736年至1782年,廣場由軍人所用,以此而得名“御林廣場”。1777年后,廣場由Georg Christian Unger進行了整體統(tǒng)一的設計和擴建。二次大戰(zhàn)期間,廣場毀壞嚴重。在紀念科學院250周年的慶典之際,廣場曾被改名為“學院廣場”,1991年,又恢復了“御林廣場”的……[詳細] |
導 游 電視塔由一創(chuàng)作小組集體設計,建于1965年至1969年,是“世界高塔聯(lián)合會”會員。塔身為鋼架水泥結(jié)構(gòu),高250米。塔身頂端的圓球為鋼架結(jié)構(gòu),圓球內(nèi)共有七層。乘電梯40秒鐘可到達觀景臺。觀景臺上有天線咖啡廳,30分鐘自轉(zhuǎn)一周,游客可以在此看到整個城市嘆為觀止的景觀,盡享柏林城的魅力。塔身上邊是118米高的電視天線。 看 點 1969年至1972年,由Walter Herzog和H……[詳細] |
導 游 體育場由兩層帶柱走廊組成,馬拉松大門和巨大的露天階梯通向上層看臺。整個建筑的設計深受納粹統(tǒng)治者巨型建筑原則的影響,是巨型建筑的一個典型實例。 今天奧林匹克體育場仍然是許多如國際田徑比賽(ISTAF)的決賽場。德甲足球隊柏林赫塔隊的比賽以及許多大型活動也都在這里進行。帝國運動場的組成部分之一五月-會場,最初是做為政治宣傳活動的場所,現(xiàn)在這里是國際流行音樂會的主會場。另一部分,是相鄰的仿……[詳細] |
導 游 分離期間,彩色裝飾畫家和藝術家以墻代紙,柏林墻西側(cè)一面曾是倍受青睞的做畫場所。柏林墻倒塌后,一些著名的噴畫藝術家在長期保留墻段的東側(cè)一面作畫,誕生了今日的畫廊。 1990年9月28日世界,最大的露天畫廊在東火車站至奧伯鮑姆橋之間正式開放了。來自21個國家的180位藝術家在長1316達米的柏林墻段上,創(chuàng)作了不同主題的繪畫。1991年,這段柏林墻被列為保護建筑。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D……[詳細] |
導 游 1894年至1905年威廉皇帝二世時期,由Julius Carl Raschdorff設計所建。柏林大教堂是在舊的大教堂拆除之后,為霍恩措倫王族所建的宮庭及紀念教堂。不顧當時人們的反對,柏林大教堂上按照威廉二世的愿望,建起了一座裝飾華麗、帶有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圓頂。二次大戰(zhàn)期間,教堂毀壞嚴重,1975年至1993年間得到了重新修復,但其原有裝飾進行了簡化。 教堂內(nèi)部修飾富麗豪……[詳細] |
導 游 1991年6月20日,重新統(tǒng)一的德國再次選擇柏林做為首都。之后,舉行了在施普雷河灣政府建筑造型設計的投標活動。柏林建筑師Axel Schultes和Charlotte Frank以他們的“聯(lián)邦紐帶”設計中標。“聯(lián)邦紐帶”橫跨施普雷河,將東西柏林連在了一起。作為“聯(lián)邦紐帶”組成部分之一的聯(lián)邦總理府由中間的九層主樓及較低向兩側(cè)延深的兩翼組成。建筑上部18米高的半圓形是主樓的標志。 看 ……[詳細] |
德國國會大廈官方名稱為“帝國議會大廈大會場”,是位于德國首都柏林中心區(qū)的一座建筑。它首先是德意志帝國的帝國議會,后來在魏瑪共和國時期是共和國議會的議會會址;從1994年開始每五年德國聯(lián)邦大會在這里選舉德國聯(lián)邦總統(tǒng);從1999年開始它是德國聯(lián)邦議院的會址。德國國會大廈體現(xiàn)了古典式、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和巴羅克式的多種建筑風格,是德國統(tǒng)一的象征。由于當時威廉二世的反對,建筑上的銘文“為了德意志人民”是在……[詳細] |
柏林新博物館是一座位于德國柏林博物館島上的博物館,始建于1841年,設計師為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施蒂勒(Friedrich August Stüler)。1855年,柏林新博物館建成開館,因為當時博物館島上已經(jīng)有一座1830年開館的柏林老博物館,故取名柏林新博物館。在這里,參觀者能親自體驗歷經(jīng)千年的古代歷史,從遠東到亞特蘭大、從北非到斯堪的納維亞。歐亞史前文化和古代文化從……[詳細] |
柏林主教座堂(Berliner Dom)是德國柏林的一座基督教路德宗教堂,曾是德意志帝國霍亨索倫王朝的宮廷教堂。教堂座東朝西,東面背靠施普雷河,南面是前民主德國的共和國宮,西邊面對娛園(Lustgarten),北邊是舊國家博物館(Alte Museum)。柏林主教座堂內(nèi)部裝飾華麗,可以容納500人左右。地上建筑有4層,游客還可以登頂俯瞰柏林市區(qū)。一層還停放著德國皇帝弗里德里希三世(Kaiser F……[詳細] |
柏林舊博物館位于柏林博物館島南側(cè),由普魯士建筑師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Karl Friedrich Schenkel)建造于1823年至1830年間,是一座新古典主義的建筑,也是博物館島上最老的一家博物館。舊博物館是一座兩層,建筑在高地基上的規(guī)則長方體建筑,內(nèi)部是一圈圍繞中央圓廳的展室,建筑風格上主要參考了古希臘、古羅馬的建筑式樣。舊博物館當前的常設展覽為“古代世界—古……[詳細] |
佩加蒙博物館位于德國柏林博物館島,興建于1910年到1930年,開放于1930年。此博物館卻完全圍繞著收藏品進行整個設計,原因無它,每個博物館都有自己的鎮(zhèn)館之寶,但擁有1200平方米的藏品、14米高藏品的博物館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佩加蒙博物館每年有百萬人次參觀,為德國訪客最多的博物館。佩加蒙博物館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關于希臘、羅馬時期的古典收藏、匯集了8~19世紀藝術品的伊斯蘭藝術館和展示亞述、閃族……[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