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府谷縣黎元山智通寺坐落在古老的古長城邊上,可是,只要人們用心一看,才會發(fā)現(xiàn)長城經(jīng)過這座廟宇時,卻繞了一個大彎,像耕地的犁轅一樣,故因形得名黎元山智通寺。長城是明朝修建的,所以寺院應該是先于長城,在明朝前建造。楊家峁村的張子秀老人聽他家老祖宗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故事這樣說:在唐朝初期,西北部邊境地區(qū)連年戰(zhàn)事迭起。約公元六二二年夏季,唐高祖李淵派一位馬將軍領著大軍,從京城出發(fā),通過古驛道到達這里,平……[詳細] |
乏牛山位于瓜園則灣鄉(xiāng)政府駐地東北3公里處,顧名思義,該山高峻挺拔,耕犁和行走于此山的老黃牛也會困乏。因其山巔設“目連寺”,當?shù)厝罕娨喾Q之為目連山。據(jù)說,上世紀60年代初,國家曾在目連寺旁搭過一座高二丈余的木架,觀測人員借助望遠鏡上架遠眺,向東可以看到距此200余里的黃河,向南可以看到千里之遙的西安城?梢姡松矫弧澳窟B”,亦實為“目連”。但是,“目連寺”之目連本文是“目犍連延”的略稱。目犍連延是……[詳細] |
訾家河萬佛寺位于陜西省神木縣中雞鎮(zhèn)訾家河黑圪垯山山頂,隔-河與煤都大柳塔礦區(qū)相望。據(jù)傳寺廟始建于明代,歷代均有重修,現(xiàn)占地45畝,建筑面積達4000平方米,分為北、中、南三院。建有大雄寶殿、天王殿、祖師殿、觀音閣等50余座殿宇,另有牌樓、旗桿等80余座附屬建筑。寺廟是以佛教為主的佛、道、儒合一的宗教活動場所。供奉有釋迦牟尼、菩薩等50余尊塑像。每年農(nóng)歷的正月初八,四月初八,六月十八、十九、二十為傳……[詳細] |
子洲西峰寺AAA 子洲縣瓜園則灣鄉(xiāng)政府東北2公里處有一塊山地,名叫蘆草壇,其上有一西峰寺,依山而建。北臨乏牛山,西北與柏全山相望。蘆草壇雖不雄偉壯觀,卻也峻峭,人若站于其頂眺望,視野倒也開闊,更因其西峰寺而遐邇聞名。西峰寺坐西北面東南,占地約3畝,一個獨院。正殿由三孔拱形洞組成,純磚結(jié)構(gòu),頂呈硬山式,用黃色琉璃瓦鋪頂,飛檐翹角,獸頭獨尊,遙遙相望,頂上中有三層小0,獨特精致,引人注目。正殿走廊四柱支撐,朱柱彩壁,畫……[詳細] |
子洲興隆寺AAA 露普山位于瓜園則灣鄉(xiāng)政府駐地西北3公里處,因其巔修建興隆寺而遐邇聞名。興隆寺創(chuàng)建何時無法考證。從碑文窺測,該寺在明代宣德年間(1426——1436)便小有名氣。經(jīng)歷代擴建,現(xiàn)占地近10畝。相傳民國初年,興隆寺文物陸續(xù)遺失,墻壁不時倒塌,幾成廢墟。民國20年(1931),瓜園則灣方圓瘟疫蔓延,人畜死亡嚴重,為了消災免難,鄉(xiāng)民紛紛前來興隆寺祈求神藥,瘟疫得到控制。鄉(xiāng)民為報答神恩,自原捐款投工修復興隆寺……[詳細] |
柏全山位于瓜園則灣鄉(xiāng)政府駐地南3公里處。據(jù)傳說,此山曾有4株枝葉繁茂的大柏樹,故名柏全山。柏全山北高南低,山巔上有一古廟,主奉天皇、地皇、人皇,簡稱為“三皇廟”。坐北面南,正殿為三孔硬山形頂拱式磚窯,整個寺院雖然面積不大,但布局合理,層次分明,有泥塑五十余尊,保持有晚清風格。寺廟始建年代無考,現(xiàn)存乾隆四十二年(1777)、道光元年(1821)、咸豐四年(1855)、光緒八年(1883)等五通清代重……[詳細] |
神木高家堡石窟是沿山勢而開鑿的,具體修建的年份不大確定,有人說是北魏時期,這種說法的理由是:北魏時期神木高家堡正好在其統(tǒng)治范圍之內(nèi),恰好正直西方佛教迅速傳播我國北方地區(qū),修建佛洞理所當然,也有人說是最初開鑿于北宋時期,北宋時期陜北為北宋和西夏邊界,戰(zhàn)事頻繁,人民經(jīng)常生活在戰(zhàn)爭恐怖的陰影之中,為了避免生命財產(chǎn)損失,祈求國泰民安,所以信奉佛教非常流行,因此,當佛教石窟藝術(shù)在中原漸趨衰落的時候,在陜北地……[詳細] |
神木臭柏自然保護區(qū)是以保護天然臭柏灌叢及其生存環(huán)境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qū)。該自然保護區(qū)位于神木縣西北部風沙區(qū),東臨瑤鎮(zhèn)鄉(xiāng),西至大保當鄉(xiāng),北連爾林兔鄉(xiāng),南接高家堡鎮(zhèn),南北長約45公里,東西寬約5公里,總面積7666公頃。保護區(qū)跨4個鄉(xiāng)鎮(zhèn)。該區(qū)屬于毛烏素沙漠的東南緣,東臨禿尾河,境內(nèi)以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為主。地表起伏不大,多在海拔1200米上下。氣候為中溫帶半干旱氣候,年平均氣溫7.6℃,年平均降雨量4……[詳細] |
金山寺位于佳縣西北的朱官寨鄉(xiāng)朱官寨村,因其既不在國道又不在省道上,所以知者甚少。嘉慶十四年(1809)《葭州志》載,該寺初建于東晉永和年間(345—356),至民國末有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殿0臺20多座!拔母铩背跗冢撍率桩斊錄_,被毀殆盡,20多處單體古建筑物被拆毀,精美的工藝品等頗有研究價值的文物失落,60多通石碑全部搗毀。留存的建筑物,僅有清代修建的戲臺一座。1992年7月23日,縣政府……[詳細] |
西老爺廟位于榆林市鎮(zhèn)北臺遺址西,西老爺廟建于明代。南北72米,東西38.3米,占地2756平方米。原設一大院,中為關公殿,北側(cè)有過廳宮殿,東西南三側(cè)有配殿。關公殿為歇山單檐磚木結(jié)構(gòu),闊21.9米,深18.4米,高11米,殿前卷棚高6.5米,頂覆琉璃瓦獸,內(nèi)有彩繪壁畫。原廟內(nèi)建有琉璃九龍壁,“文革”中被毀。明清時期,陜北榆林民間信仰的類型主要包括地形地象信仰、動植物信仰、行業(yè)保護神信仰、神化名人信仰……[詳細] |
路遙紀念館位于清澗縣石咀驛鄉(xiāng)王家堡村開館,該館占地5332平方米,建筑面積1006平方米。展廳分為“困難的日子”“山花時代”“大學生活”“輝煌人生”“平凡的世界”和“永遠的懷念”6部分,共展出和收藏路遙生前的生活用品、手稿、信函、照片、音視頻等珍貴實物及資料600余件,真實再現(xiàn)了路遙“短暫而輝煌”的一生。路遙原名王衛(wèi)國,出生于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因病辭世,享年42歲。7歲時……[詳細] |
綏德城西五公里處(五里灣村)的大理河西側(cè),有一座由西北向東南延伸的山,名曰合龍山。有龍伏欲騰,虎踞將撲之勢。自古以來以上就有廟,相傳廟約建于漢朝宣帝年間,供奉北極玄天上帝,時至明朝萬歷年間,村民大興修建,稱“接引寺”。1930年陜北特委先后兩次在寺廟中舉行會議,決定武功暴-動,又為此山坡上了紅色革命的圣裝。山自下而上有石牌坊,五百臺階的石神磴、靈官廟、頭天門(上有樂樓)、二天門(上有鐘鼓樓)、關帝……[詳細] |
毛烏素沙漠位于陜西省榆林地區(qū)和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伊克昭盟之間,面積達4.22萬平方公里,萬里長城從東到西穿過沙漠南緣。據(jù)考證,古時候這片地區(qū)水草肥美,風光宜人,是很好的牧場。后來由于氣候變遷和戰(zhàn)亂,地面植被喪失殆盡,就地起沙,形成后來的沙漠(沙地)。這里曾流傳著“榆林三遷”的故事。今非昔比,現(xiàn)在的榆林已是“塞上名城”。毛烏素沙地海拔多為1100~1300米,西北部稍高,達1400~1500米,個別地區(qū)可……[詳細] |
杏花灘又名單家灘,在神木縣城南5公里的單家灘村,舊有摩巖石刻,古岫巖寺等明代建筑。因村多杏花,從清初開始稱杏花灘。據(jù)稱每當杏雨時節(jié),花紅葉翠,滿眼爛漫,是為神木八景之一“杏花濯雨”。相傳清康熙帝進兵西夏時曾專訪此處,并留詩一首。杏花灘之杏花在建國后農(nóng)田基建中逐年毀損,已無舊前景象。幸有神木中學退休教師武紹文先生矢志于縣域文化傳統(tǒng)之發(fā)揚光大,從1994年開始,將由清至今游客詩文題留盡數(shù)搜求,刻成石碑……[詳細] |
府谷縣的長城,據(jù)史籍記載,可以追溯到戰(zhàn)國時期。最初是魏國為了保障邊境的安全曾在縣境東部修筑長城。公元前355年,魏國在秦國的強大壓力下割讓上郡15縣(即今陜北榆林一帶)給秦國。于是秦國也在上郡沿邊修筑長城。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領30萬大軍,北伐匈奴,迫使匈奴向北退卻150多公里占領河套地區(qū),并在黃河北岸把燕、趙、秦三國舊長城連接起來,陜北遂為內(nèi)地,稱為“新秦”。到了隋文帝開皇二年(5……[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