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師部舊址(周家祠)位于株洲市炎陵縣中村鄉(xiāng)中村村。1928年3月初,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員、湘南特委的軍事部周魯來到井岡山,指責毛澤東躲在井岡山,沒有一點發(fā)展前途,并傳達了中央和湖南省委的決定:給毛澤東以“開除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和“撤消現(xiàn)任省委委員”的處分,撤消前委,改組為師委,由何挺穎任書記,毛澤東任師長,并命令立即開往湘南,策應湘南起義。1928年3月18日,毛澤東率工農……[詳細] |
炎陵烈士陵園位于炎陵縣霞陽鎮(zhèn)湘山公園。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炎陵縣是湖南省農民運動開展較早的地區(qū)。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炎陵縣是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核心縣,也是湘贛革命根據(jù)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多次來炎陵縣開展革命活動,指導該縣工農革命斗爭!爸烀钡谝淮螘、水口葉家祠連隊支部建黨活動、土地革命第一次插牌分田等一系列重大的革命歷史事件都發(fā)生在炎陵。炎陵縣經(jīng)歷了井岡山根據(jù)地、贛……[詳細] |
桃源洞自然保護區(qū)位于湖南省東南部,炎陵縣(原名酃縣,1994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更名)的東北隅,地處東經(jīng)113о56'30~114о06'20,北緯26о18'00~26о35'30,南北長32.25千米,東西寬13.50千米,東與江西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毗鄰,南與湖南省炎陵縣下村鄉(xiāng)相連,西與炎陵縣的十都鎮(zhèn)、策源鄉(xiāng)相接,北抵江西寧岡縣武功山。桃源洞自然保護區(qū)是湖南省建立最早的省級自然保護區(qū)之一。自19……[詳細] |
瓜寮村距十都鎮(zhèn)區(qū)15公里,這里山清水秀,四面環(huán)山,它東連八面山,西接炎帝陵,北接茅坪,南接神農谷;傳說這里是炎帝神農氏之母的居住地,駱賓王的棲息地、井岡山革命斗爭的根據(jù)地,是將古、紅、綠高度濃縮、集于一身的風景勝地!捌牌畔伞笔冀ㄓ谀铣瘯r期,清朝時重建。這里歷來香火旺盛,平時,香客、游人也是絡繹不絕。逢年過節(jié),附近的村民,還有茶陵、寧岡等地的香客,都會來上香祈福。它是由數(shù)塊巨石組成的天然石洞。高數(shù)……[詳細] |
梨樹洲景區(qū)是炎陵縣七大旅游區(qū)之一,也是炎帝陵--神農谷--大院--梨樹洲--水口--炎帝陵旅游大環(huán)線的必經(jīng)之地,梨樹洲景區(qū)氣候條件獨特,自然景象豐富,有湖南四個第一:湖南第一峰--酃峰;湖南第一林--我國南方成片面積最大的10萬畝原始森林、世界罕見的珍貴孑遺植物福建柏群落、植物活化石南方鐵杉頂級群落;湖南第一臼--由250萬年前第四紀冰川運動形成的眾多形態(tài)各異的冰臼,湖南第一瀑--高300多米、由……[詳細] |
毛澤東主持首次“支部建在連上”舊址(葉家祠)位于株洲市炎陵縣水口鎮(zhèn)水南村。1927年9月底,毛澤東在三灣改編時提出將支部建在連上的原則。為進一步加強連隊黨的建設,毛澤東多次要求各連黨代表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在士兵中發(fā)展一批工農骨干分子入黨。在離開三灣的行軍路上,毛澤東利用休息時間,找戰(zhàn)士談心,進行共產(chǎn)主義信念和革命前途教育,從中發(fā)現(xiàn)、考察、培養(yǎng)了一批建黨積極分子。部隊到達酃縣水口后,有了一個相對安定……[詳細] |
毛澤東、朱德第一次會面舊址——十都萬壽宮一九二八年四月,朱德率南昌起義部隊到達沔渡。四月下旬,毛澤東率部在縣城接龍橋擊潰尾追朱德部隊的湘敵兩個團以后,經(jīng)坂溪、石洲到達十都。朱德聞訊趕往十都,在十都萬壽宮與毛澤東第一次會面,商量了會師、部隊建制和建設革命根據(jù)地等事宜。后在寧岡礱市召開會師大會,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萬壽宮為清代江西商人集資修建和-經(jīng)商場所,占地535.5……[詳細] |
紅軍標語博物館AAA 紅軍標語博物館,國家3A級景區(qū),經(jīng)中宣部審批的全國第一家紅軍標語專題博物館,入選全國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名錄。紅軍標語博物館選址在當年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召開群眾大會的炎陵縣霞陽鎮(zhèn)大操坪,總占地面積13500平方米,博物館主體外墻通體為紅色,正面造型為左右各三面紅旗,寓意為“邊界的紅旗始終不倒”。炎陵縣原名酃縣,位于湘東南邊陲、羅霄山脈中段,是井岡山革0據(jù)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史上,炎陵……[詳細] |
洣泉書院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城,始建于宋嘉定年間,原名黃龍書院。乾隆十八年(1753年)由知縣周仁魁重修,并拔官田充實經(jīng)費,更名為烈山書院。嘉慶二年(1797年)酃縣知縣趙宗文增修齋舍,因縣有洣水發(fā)源南境之根索嶺下自東南流入西北,貫穿縣境,于是取學者誠能如泉之涓涓不息,則百川學海無不可至之意,將烈山改為洣泉,道光五年(1825年)知縣沈道寬將書院遷建至北門外校場坪改名酃湖。同治二年(1863年)……[詳細] |
湘山古塔始建于宋代,初名“永懷塔”。古塔系樓閣式空心磚體,六角,七級,鐵葫蘆頂,連基座到塔頂,共九層,高約13米,入口門楣上鐫刻“湘山寶塔”四字,左右兩側鑲嵌對聯(lián):“月攜塔影天河去,我載琴聲鹿原來”。塔身中空,登上塔頂可俯瞰炎陵山城全貌。塔外部逐級鑲有“八仙過!钡雀〉,清代工部主事尹榮福到此游覽,留下了“殘霞飛殿角,落日掛林端。塔影連天碧,山光入水寒”的詩句。1984年10月,湘山古塔被株洲市人……[詳細] |
革命英雄紀念碑位于炎縣城西。是為紀念革命戰(zhàn)爭時期在炎陵縣犧牲的10000多烈士而于1980年修建的,高19.28米,莊嚴肅穆![詳細] |
炎帝陵AAAAA 炎帝陵又稱“天子墳”,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縣城西南15公里處的炎陵山山麓。相傳上古時代,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氏來南方巡視,嘗草采藥,為民治病,不幸誤嘗毒草身亡,安葬于此。炎帝是一位偉大人物,他開發(fā)了華夏的原始農業(yè),是農耕文化的創(chuàng)始人;他創(chuàng)造木制耒耜,教民耕種,提高農作物的產(chǎn)量;他遍嘗百草,為人醫(yī)病,是華夏中草藥的第一位發(fā)現(xiàn)者和利用者;他還利用火為人類造福,制造樂器,倡導物質交換。炎帝在歷史傳說……[詳細] |
神農谷國家森林公園AAAA 這里群山密集,險峰如林,森林密布。自然景觀有桃源洞瀑布、“雄獅滾繡球”石崖、白水寨瀑布、田心里清溪澗等景點40多處和大森林云海林濤。森林覆蓋率高達90%以上。有樹81科、191屬、478種,脊椎動物2000多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0多種、重點保護動物30余種。境內四季分明,是一個集風景觀賞和科學考察于一體的旅游佳境。神農谷國家森林公園內森林茂密,是一座天然“綠色寶庫”和動物園。山、水、石、林俱……[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