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光復會舊址即吳氏宗祠,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東湖鎮(zhèn)東塘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間,面積808平方米,坐南朝北,由門廳、天井、主廳、后天井、神殿組成。主廳硬山頂,穿斗式構(gòu)架,面闊3間,進深5柱,F(xiàn)宗祠也辟作吳適紀念館(黃花崗生還義士)。清末,連江縣透堡、朱山、崗下等地秘密組織反清王朝的“廣福會”。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在透堡棋盤堂成立連江廣福會。在此基礎(chǔ)上,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組織“連江光……[詳細] |
長門炮臺長門炮臺位于連江縣官頭鎮(zhèn)境內(nèi)、閩江口北岸、長門山巔,于清道光十四年(1835年)由民族英雄林則徐親自選址和設計建造,后經(jīng)光緒八年擴建而成,清政府曾在這里設立長門提督。據(jù)史料記載,長門炮臺建設年限還早于廈門胡里山炮臺。炮臺整體建筑氣勢十分雄偉,外觀呈圓柱形構(gòu)造,營壘高四丈多,厚五尺,周長九十丈,占地近50畝。長門炮臺作為閩江口第一道防線,曾在1884年的中法馬江海戰(zhàn)中寫下光輝的一頁,給侵略者……[詳細] |
廈王里孫氏民居位于連江縣鳳城鎮(zhèn)八一六西路,年代為明。簡介:建于明早期,為明湖廣道、浙江道監(jiān)察御史孫欽及其兄孫鈞所建。坐北朝南,原為四進合院式民居,現(xiàn)存二、三進院落,占地面積1264平方米,一進門廳和四進花園已毀。二進院落由前廊、兩側(cè)披榭及正房大廳構(gòu)成,大廳懸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九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gòu)架,后坡做假倒水屋面。三進為二層0-,面闊五間,進深九柱,穿斗式木構(gòu)架。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外墻各向……[詳細] |
含光塔含光塔又名斗門塔,依敖江而建,距連江縣城約3公里。此塔始建于明朝1588年,屬樓閣式紅磚架構(gòu),據(jù)考證,這在全國僅存2座,是福建省重點的省級保護文物。塔身高達26.87米,屹立在山巔之上,鳳城一覽無余,是連江古城標志之一。塔下坐落著含光寺,寺門楹上掛有一詩匾櫓聲過寺潮初上,塔影橫江月正來,自古為游人所傳唱,從中也可以體會到塔區(qū)四周的山水景色。……[詳細] |
林森藏骨塔位于連江縣琯頭鎮(zhèn)青芝山風景區(qū)內(nèi)敖湖側(cè)畔,民國15年(1926年)林森親自督造。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四周石砌葫蘆狀圍墻,鐵制花飾大門。塔用青石雕砌,方形,由臺基、塔座、塔身、塔頂3部分組成,總高7.43米,塔基四級石階,寬5.7米見方,面積34.8平方米,塔座4角雕有豹頭座腳。塔身4角,4尊合掌僧人拱護。塔主體四周磨光圓柱,夾豎四塊長方形磨光青石板,組成塔身主體結(jié)構(gòu),正面鑲有“參議院議……[詳細] |
連江普光塔位于連江縣東岱鎮(zhèn)云居山顛,俗稱云居塔、望夫塔,亦稱無尾塔。建于元至正十年(1350年),塔高9.5米,花崗石砌造,二層八角,空心四門。第一層八面,正方位四面開門,側(cè)四面各嵌刻一尊元代武士浮雕。四面門額上分別刻有寂照、光明、無礙、融圓陰字橫匾。第二層與一層同向,正面開四門,側(cè)面四向各設一凹字形佛龕,內(nèi)嵌石佛。正門上方有一塊豎碑,碑首有雙龍搶珠圖案,兩邊夾有波浪紋,正中陽刻普光塔。傳說過去云……[詳細] |
嘯余廬位于青芝山虎洞巖窩中,兩層磚木結(jié)構(gòu),青磚砌筑,正座三間,呈“一明兩暗”格局,中央凹入為堂屋,二樓帶廊。后方利用廬后天然巖洞作廚房。右側(cè)延伸出一開間,底層架空,跨于巨石上,下有石臺階。外有圍墻,大門上方刻著林森親手書寫的“常關(guān)”二字,寓意“門雖設而常關(guān)”。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林森被迫辭福建省長職,避往青芝山,將虎洞梅花別墅改建,取葉向高游青芝山詩“山館夜深聞虎嘯”及左宗棠萬松嶺詞“半嶺……[詳細] |
定海白礁水下沉船遺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筱埕鎮(zhèn)定海村。上世紀70年代以來,定海村附近村民在尾仔嶼、大埕渣、青嶼、白礁等島嶼附近海域,曾不斷打撈出大批文物。1990年中國水下考古與澳大利亞首次合作在連江定海進行。澳方參加人員先后有保羅·克拉克、吉米·格林、塞麗;中方參加人員有水下考古學習班栗建安、吳春明、林果等人。出土器物40多件。1995年4至6月,由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室和西澳大利亞海洋……[詳細] |
陳第墓在連江縣浦口鎮(zhèn)官嶺村戈沃山中,墓前方約六華里處,有神道碑、碑額刻雙龍戲珠圖案,碑座正面是一只鹿的浮雕。碑正中陰刻楷書:“明一齋陳先生墓道”,下款是:“嶺東友人黃琮題、浙東門人徐亮立!蹦辜?nèi)贤林缫庑,墓位正中鐫刻“明一齋陳先生墓”,上款:“向丁坐癸天啟癸亥”,下款:“友人黃琮,門人徐亮造!1991年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連江廈園里孫察院故居位于連江縣鳳城鎮(zhèn)西北街八一六西路北側(cè),為一座明代中早期民居,根據(jù)孫氏族譜記載,該宅邸應建于明洪熙至宣德年間,為福州地區(qū)最早民居建筑之一。廈園里原有四進,今僅存二、三進,第一進門廳在50年代修路時拆除,第四進花園在抗戰(zhàn)時期被日飛機炸毀。二進院落由前廊、左右撇舍及主座構(gòu)成,主座面闊五間、進深九柱,穿斗與抬梁混合結(jié)構(gòu)。三進主座亦為面闊五間、進深九柱,全穿斗結(jié)構(gòu)。廈園里建筑規(guī)模與用材之……[詳細] |
海峽之聲黃岐廣播站位于連江縣黃岐鎮(zhèn)海英村畚箕山東坡,年代為1979—1997年。簡介: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fā)表《告臺灣同胞書》。為順應形勢發(fā)展需要,加大對馬祖鄉(xiāng)親的宣傳力度,特在黃岐畚箕山上建造“海峽之聲”廣播站。廣播站由坑道和巨型超高音喇叭組成,儀器設備設施架設在坑道內(nèi)部,巨型超高音喇叭置于坑道口,運用空氣壓縮原理將聲音傳送到馬祖。隨著海峽--的逐步緩和,1997年后,“海峽之聲”廣播站作為……[詳細] |
寶溪尚書墓位于連江縣潘渡鄉(xiāng)寶溪村,年代為明。簡介:又名吳文華墓。墓坐西南向東北,占地面積300平方米。墓冢花崗巖條石疊砌,面闊6.5米,進深5米,墓前石供桌上豎青石墓碑,碑文陰刻“明欽賜祭葬、清奉旨重修”,墓前為三級石埕,兩邊立石像生。吳文華(1521—1598),明南京工部尚書、兵部尚書。2013年,寶溪尚書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墓周邊各外延30米![詳細] |
溪東丞相墓位于連江縣蓼沿鄉(xiāng)廣化村,年代為宋。簡介:又名鄭昭先墓,宋嘉定十四年(1221)建,清咸豐年間重修,平面呈“風”字形,占地面積735平方米。三合土夯筑,青石墓碑,碑文陽刻“宋觀文少師知院鄭公、東平郡夫人黃氏之墓”,墓前筑三層埕臺,尚存有旗桿石、石翁仲、石馬等。鄭昭先,生卒年不詳,字景昭,官至知樞密院兼參知政事,卒謚“文靖”。2013年,溪東丞相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寶林寺法堂年代:唐、清座落地點:連江縣丹陽鎮(zhèn)坂頂寶林村簡介:始建于唐大和五年(837年),寺院歷經(jīng)興廢。原有13座殿堂,現(xiàn)尚存唐代大殿須彌座、15根高4.4米的石柱等。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住持隆悟大師率弟子募緣重建法堂。乾隆十年(1745年),殿宇盡毀于火。宣統(tǒng)三年重建法堂及兩廂僧房,留存于今。1999年在原有須彌座、石柱的基礎(chǔ)上,重建了新的大雄寶殿等建筑。寶林寺是連江縣有史記載的一座千年……[詳細] |
仙塔年代:唐座落地點:連江縣鳳城鎮(zhèn)仙塔街仙塔位于連江縣鳳城鎮(zhèn)仙塔街,共二層,高9.2米,花崗石干砌,樓閣式空心八角形結(jié)構(gòu)。塔座高1.2米,周邊雕刻波紋和蓮花瓣圖案,以及雙獅、天馬和奔鹿等浮雕。第一層高4米,蓮花蕊托頂,有龍首吐珠、纏枝蓮花和雙鳳朝陽等各種花紋,雕刻精致。內(nèi)有砌窗形佛龕,配上青石坐佛。南面有門,拾級而上,通往二層。第二層高4米,塔身按比例稍縮,嵌刻簡樸,南門鐫刻柱聯(lián)“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