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瓦店子遺址新石器時代至漢代遺址,位于鄖縣柳陂鎮(zhèn)遼瓦村,面積約2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4米左右,包含物非常豐富,曾經(jīng)發(fā)掘,發(fā)現(xiàn)城址、灰坑、墓葬、窯址等眾多遺跡,出土大量珍貴文物。該遺址對于研究古代文明起源、南北文化交流和楚文化發(fā)展具有很高價值。(第五批)……[詳細] |
羅漢寨石窟位于鄖西縣店子鎮(zhèn)天寶山村。開鑿于明末,高約5米,寬約3.5米,共有兩龕,24尊佛像分四組列于兩龕和龕下地面上。該石窟是鄂西北地區(qū)目前發(fā)現(xiàn)的唯一明代石窟,對研究鄂西佛教的傳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思。(第五批)……[詳細] |
韓家洲遺址位于鄖縣遼瓦鄉(xiāng)堵河村韓家洲東部,漢代遺址。面積約1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米左右。地表散布泥質灰陶豆、罐及繩紋筒瓦、板瓦等殘片。遺址西部有同期墓葬,曾出有銅壺、鈁及陶鼎、壺、罐、釜等。(第三批)……[詳細] |
竹山文廟大成殿位于竹山縣城關一中校園內,清代。磚木結構,重檐歇山頂。該建筑座北南南,面闊五間,東、南、西三面建有回廊,建筑占地240平方米。梁架上有道光二十年題記,為竹山縣知事楊明善建造。(第四批)……[詳細] |
鄖西湖北關位于鄖西縣湖北口鄉(xiāng),清代。該關為巖石壘成,城墻長30余米,寬3.5米,高4.5米,墻體呈梯形,有防御城垛;關門呈拱型,高6.5米,寬6米,厚4米,券頂嵌有“湖北關”三字。(第四批)……[詳細] |
鄖陽府學宮大成殿位于鄖縣城關填西嶺街,明代。是明成化十二年鄖陽府建立的學堂。該建筑面闊七間,進深三間,建筑面積642.5平方米,梁架結構系抬梁式,四角翼角翹起,屋面覆蓋灰筒瓦。(第四批)……[詳細] |
古寨城位于丹江口市涼水河鎮(zhèn)檁山村,時代不詳。山頂尚存不規(guī)則圓形石城垣,周長544米,基寬1.3米,上寬0.9米,高約4米。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基仍存,門洞寬2.1米。(第三批)……[詳細] |
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調水源頭湖北省丹江口市土臺鄉(xiāng)庫區(qū)旁,有一巍巍雄峙的“龍巢山”。其上有一古塔,名曰:“龍山寶塔”,又名“文筆塔”。此塔建于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為外三層內四屋的六面磚木結構建筑,塔頂為六角攢尖頂,遠看極像一枝拔地而起、屹立山頂?shù)墓P桿。塔高11.5米,直徑6.5米。登上塔頂,遠眺武當山天柱峰和九曲回環(huán)的漢水,山光水色相輝映,令人心曠神怡,可謂“均州小仙境”。傳說,這里是……[詳細] |
青龍泉遺址位于鄖縣楊溪鎮(zhèn)財神廟村,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4.5萬平方米,經(jīng)過多次發(fā)掘,中國社會科學院曾出版發(fā)掘報告《青龍泉與大寺》。(第四批)……[詳細] |
房縣六區(qū)蘇維埃政府舊址(十堰市房縣紅塔鎮(zhèn)況營村)。房縣六區(qū)蘇維埃政府舊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房縣紅塔鎮(zhèn)況營村,1931年6月至12月房縣六區(qū)蘇維埃政府舊址設于此。舊址原為大地主彭建彩和彭建基的老宅,始建于民國初期,座北朝南,磚木結構,占地面積3660平方米,建筑486平方米。1931年6月18日紅三軍進入房縣,立即發(fā)動群眾,開展土地革命,建立縣、區(qū)、鄉(xiāng)各級蘇維埃政權,于6月23日在況營村建立了房縣六區(qū)……[詳細] |
觀音洞古建筑位于房縣城南4公里的炳公村,清代。分布有觀音洞、關帝洞、玄天觀、三星閣、凈心亭等古建筑,保存有宣統(tǒng)年間的碑刻。(第四批)……[詳細] |
施洋烈士故居,位于竹山縣家渡鎮(zhèn)桂花樹村1組的施家灣,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坐南朝北,硬山擱檁式土木結構,小青瓦懸山屋面,后檐墻為土坯磚砌筑,其余墻體均采用本地黃土、沙質黏土拌合夯筑而成。面闊三間13.35米,進深一間8.78米,建筑面積118平方米。1889年農歷6月30日施洋在這里出生。施洋(1889-1923),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麻家渡鎮(zhèn)桂花樹村施家灣人。1915年考入湖北私立……[詳細] |
張振武故居:位于雙臺鄉(xiāng)南口村,2006年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作為全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張振武(1877年—1912年)是辛亥革命首義元勛。少年時期在家鄉(xiāng)讀書,1905年留學日本并加入同盟會,1907年畢業(yè)于日本早田大學,同年回國從事反清滅帝革命活動,1909年擔任湖北共進會理財部長,1910年加入中山先生在武昌組織的武裝起義,1912年8月被袁世凱暗害于北京,按照親屬的意愿運回老家田溝安葬……[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