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堂公祠位于縣城青梅路,建于1937年,屬中西合璧式鋼筋混凝土磚木混合結構。該建筑整體設計采用客家民居傳統建筑的殿堂式布局,墻體用磚木砌成,天頂用鋼筋混凝土澆筑,形成“人”字形,上面加蓋瓦面裝飾。屋內的梁緣、角瓦均有壁畫,中廳、上廳都有木刻屏風。2008年11月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fā)出《關于公布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通知》, 森堂公祠被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松江大酒店舊址,位于梅縣區(qū)松口鎮(zhèn)繁榮居委。有著80多年歷史的松江大酒店由松口大黃村的廖子君先生于民國21年建成,為中西合璧式的5層建筑,得天時地利之便,當年曾經是閩粵贛最有名的酒店之一。無數客籍華僑由松口火船碼頭坐火船下汕頭出南洋,或由南洋回國探親時,都要在松江大酒店住一宿。因此這里是華僑背井離鄉(xiāng)的第一站,也是回鄉(xiāng)光宗耀祖的落腳之地,見證了無數的悲歡離合![詳細] |
中議大夫第位于大埔縣百侯鎮(zhèn)侯南村,始建于清代,由楊蘊美所建。坐東北向西南,二進院落二橫屋,殿堂式布局,總面寬37.9米,總進深38.7米,占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面寬三開間,磚木結構,硬山頂,灰瓦面。正立面門樓門額上 書-“中議大夫第”五個大字,蒼勁有力,上廳正堂懸掛“懷德堂”牌匾,堂前檐廊采用四架梁卷棚頂,木雕柁墩,抬梁式架構。瓜柱、斗拱、彩飾、屏風等木雕構件色彩艷麗,富麗堂皇,雕刻藝術精湛,……[詳細] |
東江縱隊粵東游擊隊交通站舊址,位于梅江區(qū)三角鎮(zhèn)壢明村喬琳公祠。喬琳公祠,始建于明代末期,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三堂四橫一附杠結構的客家圍龍屋建筑,總占地面積約20畝。該祠是梅州城區(qū)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建筑之一,也是抗日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廣東東江縱隊粵東游擊黨組織上傳下達的秘密據點。該祠走出了以張榮嬌為代表的革命青年,為梅縣革命和解放事業(yè)的成功作出了貢獻![詳細] |
聯輝樓,位于梅江區(qū)城北鎮(zhèn)干光村洋坑36號。華僑李炳章于1925年建成。該樓在傳統中又有其獨創(chuàng)性,有近代西洋之風,對研究梅州客家中西合璧建筑風格、客家傳統文化、華僑史具有重要意義。聯輝樓坐東北向西南,由禾坪(含地下室)、堂屋、枕屋、橫屋等組成,共108個房間。最特殊處是東北角建四方鐘樓一座,號“摘星樓”,又曰“摘星閣”。……[詳細] |
善述圍,位于興寧市羅崗鎮(zhèn)柿子坪村,始建于清朝光緒十年(1884年),為四堂四橫四角樓圍屋,分布面積4390平方米。主體建筑面闊74.1米,進深49.1米,建筑占地面積3638平方米。有20廳354間房25個天井。2009年12月,被列為興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0月升級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12月10日,善述圍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并公布為第八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李和美屋建于清光緒六年(公元1881年)。為三堂六橫三圍龍的半圓形圍龍屋,是“興寧十大古民居”之一。屋內有9個廳、112個房間,左右兩邊均有斗門。屋宇布局較好,大小天井分布合理,采光條件較好。上中下廳較寬,每橫屋之間有寬暢的走廊,下花廳有假山、壁畫和燙金簾等。斗門很有特色,是雙套式二進斗門。屋宇主體建筑較有氣魄,大門外有石柱、石鼓,屋檐皆為燙金雕花,中廳掛有匾額“敦本堂”。該屋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詳細] |
明五華英烈廟位于五華縣雙華鎮(zhèn)大陂高山寨頂。建于明末。是當地民眾為祭祀敕封英烈相女謝二妹(謝圣仙娘)而筑。廟為全石建筑,前亭后殿,用石槽構件緊緊銜接,平面呈長方形。長5.5米、寬2.82米、高3.15米。前亭為抬梁式石梁架,四角攢尖頂,平面呈四方形,前后石柱均為八角梅花柱,前為方形柱礎,后為鼓形柱礎。頂用預制石板拼成翹角正檐,四角攢尖頂,頂尖置后葫蘆。后殿為石磚墻硬山頂,石板當瓦。內設一座刻有浮雕圖……[詳細] |
閩粵贛邊區(qū)黨委和邊縱活動舊址,位于大埔縣光德鎮(zhèn)上漳村。始建于明代中葉,距今有400多年的歷史。1948年,中共閩粵贛邊區(qū)工委曾在此從事革命活動,同年八月,邊區(qū)工委在該處召開黨代會,成立中共閩粵贛邊區(qū)委員會。1991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李惠堂故居是位于五華縣錫坑鎮(zhèn)老樓村的四角樓,名為“聯慶樓”,是其父李浩如于光緒十八年(1892年)所建,現已成為五華推動旅游與足球運動發(fā)展有機結合的一個富有特色的景點。故居為客家地區(qū)常見的“四點金”式建筑,面寬五間、三進深四合院布局,左右各置一幢橫屋,四角分置四層炮樓,背后筑一層圍屋,門前設曬谷坪、照墻、左右轉斗門和半月形水池。墻體用灰沙夯筑,頂為懸山式木桁桷瓦頂?傉嫉孛娣e約4400平方米,建筑……[詳細] |
有人說不進圍龍屋就等于白到梅州。梅州江北老城區(qū)街道大部分是民國初拆城墻后興建,江南、華僑城市區(qū)基本上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后興建。因為客家圍龍屋是明清時期所建,所以不管老城區(qū)新城區(qū)都有許多圍龍屋。游覽梅州城中圍龍屋,可以感受到濃濃的客家風情。客家祖先爬山涉水,歷盡磨難,尋找夢里理想的家園,終于有一天建起了自己的圍龍屋。從此,志在四方的客家兒女,在那通向前方的渺渺路途中,無法剪斷的精神臍帶在無限地延伸,客……[詳細] |
茶山紹德堂位于梅州市梅縣區(qū)水車鎮(zhèn)燈塔村。紹德堂是迄今村中保存歷史最久的建筑,建于明代,歇山式,是茶山村黃氏祠堂。紹德堂祠堂正立面。正面屋脊為內弧線的大坡面與舉架明顯高于后立面的構架,使堂屋氣勢恢宏。紹德堂歷經風雨500年,占地4900余平方米,為歇山式單堂三橫屋格局,面闊7開間,正脊前高后低,有唐代遺風,夯筑、灰瓦面、土木石結構,建筑造型源于后山為蝙蝠山,故形似蝙蝠,族譜記載為“蝙蝠掛墻”,金字堂……[詳細] |
中共南方局工作委員會機關舊址位于梅州市大埔縣楓朗鎮(zhèn)大埔角村,年代為1941年。2019年4月19日,中共南方局工作委員會機關舊址被公布為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丘逢甲墓位于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文福鎮(zhèn)白湖村。建于中華民國二年(1913)。1983年7月由縣人民政府撥款重修。1985年經蕉嶺縣人民政府批準列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坐東南向西北。由護嶺、壟環(huán)、山手、掛旁、踢靴、墓堂、拜臺、祭臺等組成;灰沙夯筑,外水泥沙灰批蕩;整個墓地形如交椅,總面寬約15米,總進深約16米,分布面積約240平方米。墓面寬約5.56米,進深約7.76米,分布面積約43平方米。墓……[詳細] |
賴壽官夫婦墓位于蕉嶺縣長潭鎮(zhèn)長東村沙前嶺。為陂角賴姓六世祖墓地,據《蕉嶺縣志》(1992年10月第一版)記載,建于明代。中華民國三十二年(1943)重修。坐東北向西南。由護嶺、壟環(huán)、山手、掛旁、踢靴、墓堂、拜臺、祭臺等組成,一級護嶺交椅墓,沙灰夯筑外批蕩沙灰,總面寬約30米,總進深約45米,分布面積約1350平方米。墳墓面寬約9.4米,進深約15.7米,占地面積約147.58平方米。墓碑為麻石質,……[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