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ri天天cao,久久另类视频,夜夜操天天干96香蕉视频,www.128.com四虎免费黄色电影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臺州市 > 臨海市旅游

臨海市文物古跡介紹

臨海古城墻(江南長城)
  臺州府城墻平面呈方形,城墻周長6287米。西、南二面沿江城墻長2370米,現(xiàn)存高度一般為7米,下寬9米,上寬4米。保存有四座城門、甕城及八座馬面。城墻內(nèi)芯為宋代原構(gòu),按城磚規(guī)格可明確區(qū)分宋代以后的歷代加修層面。由于城區(qū)地面不斷淤積,宋代城墻已有2.5米沉于地表以下。東墻1615米于1956年被拆除。北墻長2300米,系20世紀90年代在原墻基上重修。因靈江經(jīng)城外西南兩面東流入海,而海潮汛位亦達城西6公里,故在城墻修筑中極其注重防洪措施。如城門在大木門外側(cè)設(shè)有防洪閘槽;城墻馬面的迎水面做成圓弧形或斜形,以減少江水沖阻力;西南城墻外側(cè)固以捍城、內(nèi)側(cè)加筑護城,以增強防洪能力。城墻夯土做法亦極為講究。臺州府城墻,南瀕靈江,東臨東湖,東南依著巾子山,西北枕著龍顧山,城垣龍蟠虎踞,以雄跨一方。原城有城門7道,城樓7座,樓冠門上,巍峨雄偉,適于當(dāng)時戰(zhàn)爭的需要,易守可攻。崇和門——惠風(fēng)樓,位于城正東,近東……[詳細]
2、臨海龍興寺
臨海龍興寺
  龍興寺,為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臨海市區(qū)的靈江之畔,巾子山麓,古城墻內(nèi),歷為臺州之首寺。自唐以來,成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之重要場所。天寶時,寺僧思托,六隨鑒真東渡-,講說天臺宗義,弘傳天臺章疏,親制鑒真干漆夾寧坐象,被日人奉為國寶,開日本雕塑藝術(shù)之先河。貞元間,日僧最澄入唐求學(xué),駐錫龍興149天,研習(xí)天臺教觀,抄錄-,并授菩薩戒,回國后創(chuàng)立日本天臺宗教派。后代歷朝,有日僧圓珍、榮西、成尋、周然等先后來求學(xué)。寺始建唐神龍元年(705年),初名中興,后為龍興。歷代屢更其名,曾曰開元,景德,崇寧,廣孝等。及元以后,均稱天寧。悠悠古寺,歷歷千年,名僧輩出,昭著史志,突出者,元有一山,名垂東瀛。近代來,中日學(xué)者,苦苦探源,終得確證。重修之龍興寺,為仿唐建筑,典雅古樸,莊肅大方,獨具風(fēng)格。龍興寺曾是日本佛教天臺宗的重要發(fā)祥地,令人遺憾的是該寺在抗戰(zhàn)時期即被毀壞,僅留始建于唐代的千佛塔,而該塔是省級文物保護單……[詳細]
3、桃渚古城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桃渚古城
  桃渚城位于浙江省臨海市東南41公里東海之濱的桃渚鎮(zhèn)城里村。桃渚城始筑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桃渚千戶所,筑土城,為防御倭寇的入侵而建,后內(nèi)遷至中舊城;1442年再次內(nèi)遷;1443年新建桃渚所城,保存至今;1559年抗倭后增建東西敵臺兩座;1564年修桃渚城。桃渚城平面基本呈方形,城池前有護城河,西南兩面為一片曠野。根據(jù)《臺州府志》和《臨?h志》的記載,“城高二丈一尺,周圍二里七十步”。城的平均高度一般在4.6米左右,平均寬度5米左右,城基寬10米。城上原建有敵臺十四個,敵臺的城墻外壁均做成“馬面”。現(xiàn)尚存十二個,東面城墻三個、南面城墻二個、西面城墻二個、北面城墻一個,以及四角各一個。桃渚城有城門三道,東、南、西各一。東城門偏南而設(shè);南城門偏東而設(shè);西城門與東城門相似,亦偏南而設(shè),城門均為拱券形。三道城門外都有一道重門,以半圓形的圍合空間構(gòu)成里門之外的又一道防線,即謂之“甕城”。東甕……[詳細]
4、桃渚城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桃渚城
  桃渚城,位于浙江省臨海市東南41公里東海之濱的桃渚鎮(zhèn)城里村,東南距海僅10余公里。桃渚城,始筑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為防御倭寇的入侵而建。桃渚城是浙江省保存最完好的所城,是研究明代衛(wèi)所制度與沿海防御體系的重要實物資料。明正統(tǒng)八年(1443年)建。桃渚城是明代專門為抗倭而設(shè)置的千戶所所城,周長1366米,城高4.5米,現(xiàn)除垛口外,城墻主體及三個城門(包括甕城)均保持完好。特別是城內(nèi)街巷至今仍保持著明清風(fēng)貌,城內(nèi)民居絕大部分為清代建筑,尤以郎家里、郎德豐、吳宅、柳宅、宗祠、關(guān)帝廟等最具代表性。桃渚城的平面基本上呈方形,城池前有護城河,西南二面為一片曠野。根據(jù)《臺州府志》和《臨?h志》的記載,“城高二丈一尺,周圍二里七十步”。今實測,城周長1366米;其中東城墻431米,南城墻350米,西城墻285米,北城墻300米。城的平均高度一般在4.6米左右,平均寬度5米左右,城基寬10米。城上原……[詳細]
臨海五洞橋
  臨海五洞橋位于臨海市大洋街道,年代為清。五洞橋即新橋,在臨海大洋街道新橋頭村,位于新橋頭村與曹家、山下村之間。橋始建于明景泰間(1450~1456年),為一游方僧人籌資修造。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被大水所毀,翌年由里人章維新、張正禮等發(fā)起重建,至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落成。同治四年(1865年)又曾重修。五洞橋為臨海僅存的五孔型石拱橋,長方形塊石砌置,拱券作分節(jié)并列結(jié)構(gòu)。橋的跨度南四孔基本一致,而北一孔則相對較小。橋全長75米,寬4.1米,高4.8米。橋面隨拱券略呈波浪形,兩側(cè)設(shè)望柱與護欄,望柱共36對。每根柱頭雕刻猴或蓮花等,蓮花樣式繁復(fù),有仰蓮、覆蓮,還有蓮蓬,含苞。雕刻手法既有圓雕、浮雕,又有深刻,淺刻。造型豐富優(yōu)美,工藝精湛細膩。護欄欄板大多尚存,以中間為界,北截多刻博古、走獸等圖案,南截均為素面,兩端各雕有一對石象。橋的第三孔兩面欄板外側(cè)各鐫二大字,東為“新橋”,西曰“……[詳細]
臨海東湖
  東湖原為城北白云、山宮數(shù)溪匯合處,南流注入靈江。宋端拱二年(989年)朝遷下派造船任務(wù),郡守張蔚于此建船場,駐水軍。宋熙寧四年(1071年),郡守錢暄開鑿為湖,后經(jīng)歷代拓建,至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和同治十年(1871年)知府鮑復(fù)泰、劉王敖兩次大浚修,初具今日之規(guī)模。東湖呈長方形,南北長約500米,東西寬150米,湖中筑長堤兩條,東西向的橫堤將全湖一分為二,南曰前湖,北曰后湖,橫堤東西兩端各有一石拱橋跨湖岸,堤壩中段筑一小洲,曰“浣月”,“浣月洲”居全湖中心,洲中遍植樟、柏、梧、桂,高蔭橫云,自成綠島;而南北走向的縱堤則將后湖又一分為東、西后湖,縱堤中段亦有一洲曰“樵云”。浣月洲南三四十米又有一湖中洲,有九曲扶欄石橋與浣月洲相連。洲上環(huán)栽綠樹紅花,中有大亭巍峨,此亭初曰“凝碧亭”,后名“湖心亭”。湖心亭亭閣三層,飛檐八出,翹角滴翠,梁壁輝煌,氣勢宏偉,構(gòu)造精心。登亭觀東湖,真可謂“平波……[詳細]
東湖譚綸畫像及戚繼光表功碑
  東湖譚綸畫像及戚繼光表功碑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明 公布時間:1963年3月11日 位于城關(guān)鎮(zhèn)東湖。戚繼光(1528-1587),字元敬,號晚塘,晚號孟諸,山東蓬萊人,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調(diào)浙江,任參將,抵抗倭寇,至義烏招募農(nóng)民礦工,編練新軍,作為抗倭主力。他率領(lǐng)“戚家軍”在東南抗倭戰(zhàn)爭中屢立奇功。譚綸(1520-1577),字子理,江西宜黃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進士,歷任臺州知府、海道副使等職。一生垂兵事三十余年,與抗倭名將戚繼光齊名。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百姓在臨海城東建譚襄敏祠,譚綸畫像碑和戚繼光表功碑原立于祠中,清咸豐年間祠毀,清同治五年(1866年)復(fù)建祠,后祠又圮,兩碑移入今址。譚綸畫像碑方首,梯形座。高2.18米,寬1.08米,厚0.13米。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二月臨海知縣黃誥等立。碑線刻譚綸坐像,篆額“前郡太守譚公畫像”,額下刻題記一……[詳細]
溪口、涌泉窯址群
  溪口、涌泉窯址群(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東漢晚期—南朝公布時間:1989年12月12日溪口、涌泉窯址群,位于臨海市杜橋鎮(zhèn)和涌泉鎮(zhèn)境內(nèi),其中杜橋鎮(zhèn)為岙里坑窯址、鯰魚坑口窯址、安王山窯址開井村粟下等點;涌泉鎮(zhèn)為西岙窯址一個點。1989年12月12日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所在地臨海立縣較早,西漢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即立回浦縣于章安(今椒江市章安鎮(zhèn))。東漢初改回浦為章安縣,到三國置臨?ぃ敝羶蓵x南北朝,郡治皆在章安。從窯址的分布范圍看,其興盛發(fā)展是與章安緊密相連的,發(fā)展趨勢是隨著臨海政治中心的內(nèi)移而內(nèi)移,從靈江下游向靈江上游發(fā)展。岙里坑窯址的器物,主要是碗、罐、罍、壇、鐘等。釉色青中帶黃。窯具多見三足支座(俗稱三足丫奶,個別底部印有“金”字)與蹄型齒口,燒制時間始于東漢,止于三國。該窯址最早發(fā)現(xiàn)于1981年5月,1983年6月文物普查時進行調(diào)查登記,1986年10……[詳細]
太平天國臺門
  太平天國臺門座北朝南,臺門里的房子建于明代,古樸、大方。現(xiàn)部分為居民私房、部分為公房、部分為臨海博物館“云古齋”。房子原為王介眉所有,在清道光六年(1826年)和十三年(1833年)的時候,分別賣給了林、陳二姓。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十月,太平天國侍王李世賢從金華出發(fā),分兵兩路--州。咸豐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一日,李世賢率軍進入臨海,就在這里的陳家設(shè)立了總部,民國·陳懋森《臨?h志稿》稱:“館蓉塘巷陳氏宅”。同治元年(1862年),李世賢奉命回援天京,到四月份,全線撤-州,在臺州歷時七個月。太平天國臺門為太平軍所建,系八字門形式,造型簡樸大方。臺門內(nèi)的明代所建民房占地面積約四百五十平方米,天井東西寬9、南北深6.7米,為三合院建筑。正房七間,東西廂各三間,均為二層樓房。正房的屋頂為硬山頂,徹上明造,前坡略長于后坡。通面闊32.7米,通進深11.24米。其中明間寬4.75、次間寬3……[詳細]
10、王士琦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士琦墓
  王士琦墓,位于臨海市括蒼鎮(zhèn)張家渡村王莊山。王士琦墓位于王莊山北麓,方向為朝北偏東10°,石刻在墓前約70米的山腳。1983年4月15日,臨海縣人民政府公布為“臨?h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王士琦墓前石刻現(xiàn)存碑亭、石文官、石馬、石虎、石羊和華表。碑亭原有二座,一座已毀,今尚存左側(cè)的一座。碑亭全部由石板和石塊構(gòu)成,平面基本上為方形,正面寬2.37米、側(cè)面寬2.15米、通高4.15米,其中頂脊高0.49米。亭頂闕式,脊飾鴟吻,中間部分略損。石文官二個,通高3.26米、肩圍2.41米、身圍2.72米、肩寬0.9米、頸周0.11米,其中頭高0.695米。均戴冠秉笏,身穿寬大朝服,所不同的是左有須,右無須。石馬二匹,背飾雕鞍,安詳溫順,站立于長方形石座之上。通高2.21米、身高1.37米、身長1.57米、腳高0.62米,自基座至頭部高2.……[詳細]
下舊城遺址
  下舊城遺址位于臨海市上盤鎮(zhèn),年代為明。據(jù)《明史·地理志》記載,建于洪武二十年(1387)九月,系初建之桃渚所城,由采自附近巖石壘結(jié)而成,后為戚繼光抗倭之前沿哨所,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后多被拆毀。下舊城修建在城里頭山,三面環(huán)山、東濱東海,有居高臨下之勢。原有東南西北四門,每門均設(shè)甕城,周長1730米,占地面積約187056平方米。西北段于五十年代初被拆遷建房,南門及甕城于1953年毀廢。據(jù)保存稍好的北門看,甕城呈半圓形,長22米、寬10米。城墻絕大部分已毀圮,城垣依舊,山頂尚有部分保留,城墻殘高約5米、寬8~14米不等。下舊城是國保單位桃渚城之初建衛(wèi)城,在明代的抗倭戰(zhàn)爭中曾發(fā)揮過重要的作用,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城垣雖經(jīng)數(shù)百年風(fēng)雨侵蝕而城墻規(guī)模依稀可辨,有軍事史及抵御外侮之研究價值。2017年1月13日,被公布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2、鄭虔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鄭虔墓
  鄭虔墓(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唐-清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鄭虔墓,位于臨海市大田街道白石村金雞山東麓。1986年10月17日,臨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8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墓始建于唐廣德二年(764),清同治九年(1870)臺州知府劉璈曾予重修,1965年3月鄭氏后裔籌資重修。墓面通高1.66米,寬2.1米,兩旁設(shè)有蓮花柱,中額鐫“臺教正宗”四字,墓面題“唐廣文館博士號若齊諱虔鄭公暨夫人郭氏之墓”。1990年3月初,為迎接中國唐代文學(xué)會國內(nèi)外的專家來臨考察鄭虔史跡,對墓地予以整修,墓壇筑有三臺,臺間石級相通,并在第一壇新建仿唐石碑亭一座名“若齊亭”。鄭虔墓是我市保存較完整的名人墓葬之一,通過對墓地整修,增添墓區(qū)的規(guī)模,同時,碑亭上留有當(dāng)代著名學(xué)者,書法家的手跡,反映了一定的藝術(shù)水平。自唐以來,該墓一直作為人們瞻仰或祭掃鄭……[詳細]
峙山頭遺址
  峙山頭遺址位于臨海市小芝鎮(zhèn)南豐村,西距臨海市區(qū)30余公里。2014年6月~2015年10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臨海市文物保護管理所聯(lián)合對峙山頭遺址及周邊地區(qū)進行了考古調(diào)查。遺址分布在一個靴形山崗,海拔60~85米,根據(jù)鉆探估計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遺址發(fā)現(xiàn)多座史前時期灰坑、多處柱洞及建筑遺跡。根據(jù)出土陶器的特征判斷,主要有兩個階段:早期具有上山文化晚期特征,年代約距今8500年;晚期具有跨湖橋文化特征,年代約距今7000年至8000年,同時兼具自身的特征。遺址還發(fā)現(xiàn)了較厚的黑色淤土層,為了解該遺址乃至本地區(qū)的古代環(huán)境提供了非常寶貴的資料。峙山頭遺址的發(fā)現(xiàn)填補了臨海市史前文化的空白,是繼仙居下湯遺址之后靈江流域發(fā)現(xiàn)的又一處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開啟了靈江下游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探索的序幕,對完整認識中國東南地區(qū)早期新石器時代文……[詳細]
巾山塔群
  時代:元地址:浙江省臺州市臨海市巾子山西麓龍興寺內(nèi)臨海城區(qū)有巾山,風(fēng)光秀麗,風(fēng)景怡人。巾山各處分布著四座古塔,為巾山平添了一份歷史底蘊。其中峰頂?shù)拇笮∥姆逅闪伺R海城的地域標(biāo)志,而群塔之中,最有特色、最為著名的當(dāng)屬千佛塔。巾山西麓的龍興寺始建于唐神龍元年(705年),初名“神龍寺”;二年(706年),改名“中興”;景龍三年(709年),復(fù)改名“龍興”;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又改名“開元”。千佛塔則位于龍興寺內(nèi),相傳因塔內(nèi)存有諸多瑰寶,又名多寶塔,始建年代不詳,傳為梁岳陽王建;至遲建于唐天寶三年(744年),初稱龍興寺塔,后毀。千佛塔現(xiàn)存塔身系元大德三年(1299年)重建。據(jù)元僧淳具《捐建多寶塔發(fā)愿文》磚刻(該塔磚原嵌在古塔內(nèi),磚長0.38、寬0.19、厚0.075米,文12行,每行8-13字不等,共110字,現(xiàn)藏臨海市博物館)記載,塔“元大德三年(1299年)二月杭州靈隱寺僧淳具為追薦……[詳細]
15、延恩寺
延恩寺
  延恩寺位于臨海市涌泉鎮(zhèn)。始建于晉太康五年(284),舊名涌泉寺,因晉名臣任旭之妹在此筑庵誦蓮經(jīng),有泉自地涌出生白蓮花而得名。唐咸通年間改額,賜名延恩。寺內(nèi)大雄寶殿正座供奉南無阿彌陀佛、觀世音和大勢至3尊佛像,傳說是因三佛持金臺到此親迎懷玉西去之故。寺周圍環(huán)境幽雅清靜,風(fēng)光秀麗多姿,寺門東西兩側(cè)院墻外,一字兒排開數(shù)十株高大的古柏,雄壯挺拔。寺西西山瀑布一瀑三折,奔流飛瀉。近年當(dāng)?shù)卣建設(shè)了延恩八景:延恩古寺、古道林蔭、西山瀑布、龍珠寶塔、仙人古井、小溪玉帶、龍角石筍、金牛戲水。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