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ri天天cao,久久另类视频,夜夜操天天干96香蕉视频,www.128.com四虎免费黄色电影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上海市旅游

上海市文物古跡介紹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
  東方明珠塔僅次于加拿大多倫多電視塔和俄羅斯的莫斯科電視塔。東方明珠電視塔選用了東方民族喜愛的圓曲線體作為基本建筑線條。主體有三個斜筒體,三個直筒體和11個球體組成,形成巨大空間框架結構。筒體內有6部電梯,其中一部是可載50人的雙層電梯,還有一部在上球體和太空艙間運行。塔體可供游覽之處有:下球體、中間球體及環(huán)廊、上球體及太空倉等。下球頂高118米,設有觀光環(huán)廊和夢幻太空城等;上球頂高295米,有旋轉茶室、餐廳和可容納1600人觀光平臺。上下球之間有5個小球,是5套高空豪華賓館;太空倉供外賓觀光。燈光在電腦操縱下可以根據(jù)天氣變化自動調節(jié),產生1000多種變化。電視塔的燈光效果也令人嘆為觀止。乘上東方明珠塔的電梯,只需四十秒鐘,便可到達263米高的觀光球上,在這里,極目遠眺,上海景色盡收眼底,原來的高樓大廈,現(xiàn)在都顯得矮小了許多,蜿蜒的黃浦江上,巨輪如梭,連綿入海。分列兩邊的兩座大橋,如兩條巨龍……[詳細]
2、豫園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豫園
  豫園位于上海市老城廂的東北部,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南與上海老城隍廟毗鄰,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園林,聞名中外的名勝古跡和游覽勝地,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豫園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園林,始建于嘉靖、萬歷年間,距今已有四百余年歷史。園主人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其父潘恩,字子仁,號笠江,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書。潘家是當時上海的望門大族。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長達九里的上海城墻建成,使及東南沿海的倭患逐漸平息,二十余年來生命財物經(jīng)常受到威脅的上海人民稍得安定,社會經(jīng)濟得到恢復并開始繁榮。士大夫們紛紛建造園林,怡情養(yǎng)性,弦歌風月。潘恩年邁辭官告老還鄉(xiāng),潘允端為了讓父親安享晚年,從明嘉靖己未年(1559年)起,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幾畦菜田上,聚石鑿池,構亭藝竹,建造園林。經(jīng)過二十余年的苦心經(jīng)營,建成了豫園!霸ァ庇小捌桨病、“安泰”之意,取名“豫園”,有“豫悅老親”的意思。豫園當時占地……[詳細]
3、靜安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靜安寺
  靜安寺位于上海市南京西路1686號。向為著名江南古剎。據(jù)碑志,建于三國吳大帝孫權赤烏十年(247),創(chuàng)始人為康僧會。寺址原在吳淞江(今蘇州河)北岸,初名滬瀆重元(玄)寺,唐代一度改名永泰禪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始改名靜安寺。南宋嘉定9年(1216)因寺址逼近江岸,晝夜受江水沖擊,寺基有傾圮之危,住持仲依乃將寺遷至蘆浦沸井浜一側,即現(xiàn)今寺址。靜安寺是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上海市真言宗古剎之一,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靜安寺建筑布局在嚴格的中軸線上。從南至北依次座落著山門鐘樓鼓樓、大雄寶殿和法堂。靜安寺山門朝南,與天王殿合一。山門地面層鋪砌優(yōu)質花崗巖,半橢圓型拱門門券雕刻著宋代云紋花飾。鐘樓鼓樓各側東西,鐘樓底層是重新恢復的“天下第六泉”——涌泉,上懸精鑄7.3噸的和平鐘。鼓樓采用架空方式將地鐵出入口覆蓋起來,上置直徑3.38米牛皮大鼓。法堂靜安寺法堂位于大殿北面,緊連大殿。柚木……[詳細]
上海城隍廟(老城隍廟旅游區(qū))
  上海著名的名勝和歷史古觀--城隍廟,位于方浜中路、安仁街西。原為金山神廟,祀漢博陸侯霍光(又名霍光行祠)。占地面積約為2.5萬平方米,上海從宋朝開始有城隍廟,廟址在現(xiàn)在的永嘉路上,叫淡井廟,又稱華亭縣城隍行殿。當時上海是華亭縣下面的一個鎮(zhèn),故淡井廟實是華亭縣的城隍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海置縣后將金山神廟改建為城隍廟,直至明永安年間(1403--1424年),于是始有上海的城隍廟。清康熙四十八年(1710年),邑人集資于廟左側造起東園,廟才成了城中的名勝處所。乾隆中葉,潘氏豫園售歸城隍廟作為西園并重加修葺后,由于商賈輻輳,百業(yè)薈萃,城隍廟遂成了著名的小商品、土特產和特色商品市場。民國13年7月,發(fā)生火災,大殿等全殿。同年11月又火燒東樓,殃及殿宇,因損失嚴重,重修經(jīng)費甚大,遂有黃金榮、杜月笙等發(fā)起集資,組成董事會,重建殿宇。重建的城隍廟,大殿、二殿均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而外觀仍為古廟形……[詳細]
上海宋慶齡故居
  海宋慶齡故居位于淮海中路1843號,是一幢紅瓦白墻的小洋房。這幢房子原是一個德國人的私人別墅,從1948年到1963年,宋慶齡在這里工作、生活達15年之久。上海宋慶齡故居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故居占地面積4300多平方米,分為前花園,主樓和后花園。主體建筑為一幢乳白色船形的假三層西式樓房,建筑面積有700平方米,主樓是磚木結構的西式假三層樓房,建于上世紀20年代初期,地層為客廳、餐廳、書房,二樓是宋慶齡的臥室,辦公室和保姆李燕娥的臥室。樓前有寬廣的草坪,樓后是花木茂盛的花園,周圍有常青的香樟樹掩映,環(huán)境優(yōu)美清凈。上海宋慶齡故居是宋慶齡一生中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也是她從事國務活動的重要場所,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瞬間和大量文物。1949年宋慶齡就是在這里欣然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邀請,北上參加開國大典和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并當選……[詳細]
6、上海東林寺 AAAA
上海東林寺
  •歷史悠久的著名寺院,觀亞洲最高的室內千手觀音圣像,氣勢宏偉。景點介紹東林寺是上海金山區(qū)的著名寺廟,位于上海西南的朱涇鎮(zhèn),原名觀音堂,于元朝至大元年(1308年)創(chuàng)建。不同于那些樸素的古寺,東林寺呈現(xiàn)的反而是恢宏氣勢,在這里可以看到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最高的銅門”——千佛門、最高的室內千手觀音圣像、國內獨有的室外五百羅漢山,可以感受到不一樣的佛教氛圍。東林寺七百年來香火長盛,但卻因遭遇戰(zhàn)亂、火災而屢廢屢建,在最后一次重建前,整座寺廟只剩下一座大殿,但香火依舊。近年來經(jīng)全面重新擴建,嶄新的東林寺于2007年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當時更由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一誠法師等佛教界高僧大德舉行了開光法會,為民祈福,至今延續(xù)著旺盛的香火。如今的東林寺建筑風格獨特,寺廟主體建筑依著一座高大的仿假山建筑而建,形成山寺合一。整座寺院分圓通殿、大雄寶殿、觀音閣、善財閣、佛頭像、千佛門、鐘樓、鼓樓、金愿橋、五佛冠……[詳細]
7、上海文廟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海文廟
  文廟,坐落在文廟路215號,是上海中心城區(qū)唯一的儒學圣地,著名的名勝古跡之一。元代始建的文廟,位于學宮街,1853年(清咸豐三年)上海小刀會起義,在文廟設指揮部,清軍攻陷上海縣城,文廟被炮火所毀。1855年(清咸豐五年)文廟在現(xiàn)址重建,占地17畝。內有欞星門、泮池、三頂橋、大成殿、崇圣祠、明倫堂、尊經(jīng)閣、魁星閣等建筑;有放生池、荷花池等景點;隙地遍種花木。當時已初具規(guī)模,但以后漸趨式微,猶如一顆明珠沉落于灰土之中。解放后,人民政府撥款重修,并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在“文革”期間,又遭到嚴重破壞。但改革開放以后,政府撥款修葺和重建了一批建筑和景點,使文廟初步恢復原貌。1995年根據(jù)“以舊區(qū)改造為重點,以道路建設和旅游為先導”的發(fā)展戰(zhàn)略,南市區(qū)制定了文廟修繕、開發(fā)的方案,決定采取整體規(guī)劃、分步實施的方法,爭取三年內完成。文廟修繕開發(fā)總體格局分為祭祀線、休閑線和市場線。祭祀線從欞星門、大成門、東西廡……[詳細]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簡稱中共一大會址,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會址位于上海市興業(yè)路76號(原望志路106號),是一幢沿街磚木結構一底一樓舊式石庫門住宅建筑,坐北朝南。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在樓下客廳舉行。中共一大會址在1952年后成為紀念館,1959年5月26日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6月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16年9月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名錄。中共一大會址房屋建于1920年秋,建成后不久,李漢。ㄉ虾9伯a主義小組發(fā)起人之一)及其兄李書城(同盟會發(fā)起人之一)租用望志路106號、108號為寓所,將兩幢房屋的內墻打通,成為一家,人稱“李公館”。1921年7月23日,來自各地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代表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陳潭秋、……[詳細]
9、古猗園 AAAA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猗園
  古猗園位于上海市西北郊嘉定區(qū)南翔鎮(zhèn),離市中心21公里,是上海最古老的攬勝之一,也是江南名園之一。古猗園,建于明代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原名猗園,取“綠竹猗猗”之意而名。由明代嘉定竹刻家朱三松精心設計,以“十畝之園”的規(guī)模,遍植綠竹,內筑亭、臺、樓、閣、榭、立柱、椽子、長廊上無不刻著千姿百態(tài)竹景,生動典雅。清乾隆11年(公元1746年),拓充重葺,此時更名古猗園。如今,古猗園幾經(jīng)擴建,面積達146畝。全園按不同景觀劃分為逸野堂、戲鵝池、松鶴園、青清園、鴛鴦湖、南翔壁6個景區(qū),各具獨到精巧的藝術構思,散發(fā)著古猗園特有的古樸、素雅、清淡、洗練的氣質。園中保存的唐代經(jīng)幢、宋代普同塔,引人探古問勝。園中因“8·13”事變,當?shù)貝蹏耸恐匦扪a闕亭,獨缺一角,以志國恥的“缺角亭”,象征著我國反帝民族之魂。古猗園,以猗猗綠竹、幽靜曲水。典雅的明代建筑、韻味雋永的楹聯(lián)詩詞及優(yōu)美的花石小路等五大……[詳細]
10、上海方塔園 AAAA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海方塔園
  方塔園位于松江鎮(zhèn)中山東路南側,是一座80年代初新建的卻又具有古典風格的園林。設計者為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馮紀忠教授。據(jù)考證,方塔園正好坐落在歷史悠久的唐宋時期華亭縣城中心。建方塔園時,在地下約二公尺深處發(fā)現(xiàn)了分布較廣的大量唐宋遺物和一條東西向的唐代市河部分駁岸等遺跡。從史籍中發(fā)現(xiàn),唐興圣教寺、明府隍廟、關帝廟等大型廟宇都曾坐落在這里。北宋熙寧年間,這里建造了聞名江南的興圣教寺塔。明清時,緊靠方塔的北側東西橫向還有奉邑三位享有聲譽的松江名人的-街,-為明代著名的書畫家董文敏公,明末著名的抗清將領李忠憨公,清代著名書法家沈文洛公。建筑特點方塔園以北宋古文物、江南最秀麗的方塔為主體,利用了附近一大片竹園,集中了一批古建筑,于1978年籌建,1981年初步建成,該園占地172.73畝,園景以方塔為中心,四周設置諸景:南有欣賞塔影波光的水榭,西有以楠木為主的園中園,東北是一座從上海河南路橋處遷……[詳細]
陳云故居暨青浦革命歷史紀念館
  陳云出生地---上海市青浦區(qū)練塘鎮(zhèn)。館區(qū)北依市河,南臨西塘港,占地面積52畝,建筑設計體現(xiàn)江南特色,并與陳云故居及周邊民間建筑盡量保持風格一致與和諧。紀念館主館高14米,共三層(地上兩層,地下一層),建筑面積5500平方米。建筑設計既體現(xiàn)江南居民風格,又兼顧現(xiàn)代化紀念館的大體量特點,樸素而莊重。一樓、二樓的四個展廳基本按時間順序展示反映-光輝一生的圖片、文獻、實物等史料。地下一層為青浦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光輝歷程。陳列布展充分運用各種展示手段,力求達到內容與形式的完善統(tǒng)一。陳云故居還被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紅色旅游景區(qū)”門票5元開放時間08:24-16:04景點位置中國上海青浦區(qū)練塘鎮(zhèn)……[詳細]
12、龍華烈士陵園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華烈士陵園
  龍華烈士陵園位于龍華寺西側,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這里原為淞滬警備司令部舊址和龍華革命烈士就義地。解放后,作為革命烈士紀念地予以保護,20世紀90年代初與上海烈士陵園合并建設。1995年7月1日建成開放,是一座集紀念瞻仰,旅游,文化,園林名勝于一體的新穎陵園,素有“上海雨花臺”之稱。陵園設紀念瞻仰區(qū)、烈士墓區(qū)、遺址區(qū)、地下通道與就義地、碑林區(qū)、青少年教育活動區(qū)、干部骨灰存放區(qū)和游憩區(qū)八大功能區(qū)。11座大型雕塑與紀念廣場坐落于南北主軸線上。這里安葬著顧正紅、羅亦農、趙世炎、林育南、李求實等1600余名烈士,并建有申城第一碑林,占地20多畝,分南北兩排,各長54米,遙相呼應。南壁碑碣,為魯迅《為了忘卻的紀念》全文,北壁碑收錄了上海烈士的革命詩文。陵園四季林木蒼翠,入春桃花盛開,從農歷三月初一到三月十五的半個月里去龍華瞻仰烈士,觀桃花,敬香登塔逛廟會已成為上海人的習……[詳細]
13、上海龍華寺 AAAA
上海龍華寺
  龍華寺是上海地區(qū)歷史最久,規(guī)模最大的古剎,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寺名來源于佛經(jīng)上彌勒菩薩在龍華樹下成佛的典故,F(xiàn)今龍華寺的殿宇大部分屬清同治、光緒年間的建筑,并保持了宋代伽藍七堂制的格式,依次為彌勒殿、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圣殿、方丈室和藏經(jīng)樓。天王殿側鐘樓高3層,懸有清光緒20年鑄造的青龍銅鐘,高約2米,直徑達1.3米,重5噸余,“龍華晚鐘”也是昔日的“滬上八景”之一。藏經(jīng)樓上收藏著各種版本的大藏經(jīng),佛教經(jīng)籍及各種珍貴文物,其中包括被稱為龍華寺“鎮(zhèn)寺三寶”的明萬歷年間敕賜大藏經(jīng)718函;范金千葉寶蓮毗盧遮那佛一尊;御賜金印一枚。一年一度的迎新年龍華撞鐘活動,每年農歷三月三的龍華廟會,至今已三百余年歷史,已成為上海市一個固定的旅游節(jié)慶活動。地址:徐匯區(qū)龍華路2853號。龍華寺建筑為宋代的伽藍七堂制。龍華寺的中軸線上由南到北依次為彌勒殿、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圣殿、在封閉庭院內的方丈室、藏經(jīng)……[詳細]
上海亭林遺址公園
  亭林古文化遺址(TinglinGuwenhuaYizhi)位于金山縣亭林鎮(zhèn)西北部祝家港東岸。分布面積約2萬平方米。1972年試掘,1973、1975、1988、1990年先后四次考古發(fā)掘,清理面積合計1196平方米。遺址發(fā)現(xiàn)良渚文化墓葬23座、宋代墓葬2座,石器制造場地1處;出土較多良渚文化、馬橋文化、吳越文化等遺物。1966年發(fā)現(xiàn),經(jīng)多次發(fā)掘,第一層為東周和西周時代遺物,如灰陶三足盤、細高把豆等,是太湖地區(qū)西周幾何印紋陶文化的一處典型遺存。第四層出土物屬早期印紋陶文化的馬橋類型。第五層出土遺存為典型的良渚文化。遺址發(fā)現(xiàn)于1966年,分布面積約2萬平方米。1972年試掘,1973、1975、1988、1990年先后四次考古發(fā)掘,清理面積合計1196平方米。遺址發(fā)現(xiàn)良渚文化墓葬23座、宋代墓葬2座,石器制造場地1處;出土較多良渚文化、馬橋文化、吳越文化等遺物。園西南靠祝家港處有方形石亭一只,……[詳細]
15、壽安寺 AAA
壽安寺
  壽安寺位于崇明縣城東五里金鰲山南端,為寶島四大古剎之一。始建于宋朝淳佑年間(約于1241至1252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崇明島內歷史最悠久、歷經(jīng)朝代最多、遭受建、拆、擴和變遷最多的古剎。壽安寺最初由四川僧人來崇建造,先定名為“富安寺”,后元朝延佑五年賜寺額“永福壽安寺”,后經(jīng)宋、元、明、清四個封建朝代的不斷修繕和擴建。寺內的大雄寶殿、選佛堂、千佛閣、懺堂、滄海閣、天王殿、玉蓮池、紫竹林、清遠堂、豐樂亭、月圃諸勝等建筑琉璃金甌、浮光溢彩、畫棟彩柱、雕門透窗、金碧輝煌、相互輝映,兩株五百年樹齡的銀杏樹,直徑盈尺綠蔭覆地,構成一處龐大的寺廟建筑群,與金鰲山相依,既有深山古剎之神韻,又有平川名寺之風華的寺廟風光。鼎盛之時,寺內房屋數(shù)百、僧人上千,終日香火不斷,朝拜者絡繹不絕,曾形成三大宗教學派,講經(jīng)誦經(jīng)梵音裊裊。寺內三尊鐵鑄三世如來佛像,均重達數(shù)噸,寶殿門前屹立一只雕龍描鳳大香爐,高達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