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ri天天cao,久久另类视频,夜夜操天天干96香蕉视频,www.128.com四虎免费黄色电影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寧夏自治區(qū)旅游

寧夏自治區(qū)文物古跡介紹

21、石空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空寺
  石空寺石窟始開鑿于唐代,據(jù)史書《隴右金石錄》、《甘肅新通志》記載:石空寺以寺得名,寺創(chuàng)于唐時,就山行鑿石窟、窟內(nèi)造像皆唐制”,是唐代絲綢之路上一處重要的文化宗教基地,1961年被自治區(qū)人民0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石窟寺共有石窟13個,自西向東分別為:焰光洞、萬佛洞、百子觀音洞、老君洞、三清洞、玉皇洞、無量洞、九問無梁洞、財神洞、藥王洞、娘娘洞、龍王洞、睡佛洞。其中的九間無梁洞規(guī)模最為宏大,是該石窟寺的中心,洞高25米,深15米,寬13米,內(nèi)塑88佛,加上菩薩、羅漢、供養(yǎng)人等共有360尊之多。正面有三個大佛龕,正中為一鋪五身群像,當中的大坐佛高達五米,為石胎泥塑而成,螺鬢、圓臉、長眉、大眼、雙手垂肩、袒胸盤膝,身披紅色袈裟,儀態(tài)雍容,溫和慈祥。脅侍菩薩頭戴花冠,頸佩瓔珞,袒胸露肩,腕戴釧鐲,著貼身長裙,系彩色腰圍,面部豐滿圓潤,鼻子微隆,額下有一條弧線,眉宇間點有紅色吉祥痣,嫵媚動人,是……[詳細]
靈武窯址
  靈武窯址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寧東鎮(zhèn)回民巷村南3公里處的荒漠中。遺址東西長300米、南北寬200米,地表散落各類瓷器殘片、窯具、窯磚等,數(shù)座窯爐殘跡隱約可見。在南北山坡間的河溝處,有1米多厚的瓷片堆積層。據(jù)勘探調(diào)查,在該遺址內(nèi)埋藏窯爐數(shù)座,均為東北座向,有的爐門相對,爐膛內(nèi)形置略有不同。窯爐平面均呈馬蹄形,分別由爐門、火膛、窯床、煙室等部分組成,長約3~4米。窯體以磚石錯縫砌護而成,窯門寬50厘米,火膛平面呈半圓形,因長期燒窯高溫,壁內(nèi)結(jié)有厚厚一層褐色窯汗,色澤美觀;鹛诺孛驿亯|一層粗砂,上面的煤灰土中散落有瓷鉤、支丁等小型器物,其間參雜沒燃盡的煤塊、煤渣等。窯床上立有4或6根支柱,柱高1米,上頂保存完好,形似洞穴。窯爐后部為兩間正方形煙囪,窯床與煙囪間有隔墻,隔墻中部留有4~6個條形出煙孔。窯爐內(nèi)散落大量瓷制窯具,有裝燒器皿的匣缽、釉色不同的支丁,還有喇叭形的頂碗、圈形的墊圈、試窯溫度……[詳細]
清涼世界景區(qū)(清涼寺)
  清涼世界景區(qū)位于隆德縣城南7.5公里處,距“312”國道6公里,包括小峽和大峽地帶,總面積3.5平方公里。清涼世界景區(qū)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共有植物788種,動物207種,是一個天然的野生動植物園。歷史上成吉思汗、李自成等攻占隆德城(古稱德順州)時都曾以此地為戰(zhàn)場。該景區(qū)集宗教文化和生態(tài)觀光于一體,有佛道兼容的寺廟群、青龍瀑布、成吉思汗點將臺、笑佛山、筆架峰、墨池、情人谷、老君臥牛臺、香爐峰、關(guān)公飲馬泉等景點。景區(qū)內(nèi)最著名者為清涼寺,是隆德縣最古老的佛寺之一。目前,清涼世界景區(qū)已建成山門、道路、景觀小橋、桃花池、石桌、石凳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其中清涼峽谷深約20公里,谷中有谷。夾谷兩山,峻秀奇特,峰峰相連。清涼河水甘甜清冽,沁人肺腑,涼透腦際。清涼山春季升溫快,秋季降溫慢,夏不入暑,冬不干冷,年平均氣溫5.6℃。盛夏時節(jié)的6-8月,這里氣候僅20℃左右,農(nóng)民照舊下地干活,商販依然串地叫賣,游客戴帽……[詳細]
24、董府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董府
  董府,位于小壩東南28公里的峽口鎮(zhèn)任橋村,是清光緒年間的光祿大夫(正一品)、太子少保董福祥的宅第,故稱“宮保府”。此府動工于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落成于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用銀數(shù)十萬兩,用工二三百萬個,耗糧五百萬斤。其內(nèi)寨、外寨共占地3000畝。建筑材料精心選用,匯集川、陜等地的能工巧匠進行建造,為我國傳統(tǒng)磚木斗拱結(jié)構(gòu),運用彩、繪、雕、刻、塑等手法,又以匾、題、畫點綴裝飾。府形為堡寨,坐西向東,規(guī)模宏大,格調(diào)講究,布局嚴謹,工藝精湛,是較具代表性的明、清四合院式建筑群,也是寧夏現(xiàn)存最大的堡寨,已被列為寧夏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外寨墻早已被毀。內(nèi)寨墻東西長122米,南北寬112米,墻基寬12米,頂寬4.5米,高8.5米,外加女墻高2米,厚0.5米,墻上四周均有槍眼和瞭望孔。墻頂四角有角臺,并建有更房。大門頂端有3間“懸山式”立木磚砌門樓,大門建在偏北墻30米處,門洞條石為基,……[詳細]
興武營城址
  興武營古城興武營古城位于鹽池縣城西北48公里,今屬高沙窩鄉(xiāng)二步坑村,坐落在明代兩道長城交會處的低洼地上。據(jù)《嘉靖寧夏新志》卷三記載:“舊有城,不詳其何代何名,惟遺廢址一面,俗呼為半個城。”正統(tǒng)九年(公元1444年)都御史金濂始筑此城,就其舊基,設(shè)都指揮守備。據(jù)考察,古城略為矩形,東墻長610米,西墻長580米,南墻寬470米,北墻寬480米。墻體筑有腰墩,東墻5個,西墻4個,南墻4個,北墻5個。南甕門外百米處有一口古井,俗謂龍?zhí)ぞ。相傳有一騎士經(jīng)此前去靈州,時遇日將落山,遂向一牧民詢問:“天黑前能否到靈州?”對日:“靈州距此還有百余里,你除非是神人神馬,不可能到達。”此時馬渴不得飲,于是一聲長嘶,用蹄挖地,頓出一口水井,清泉自溢。牧民抬頭已不見騎士。后來在甕城門上修建了關(guān)帝廟,鑄造關(guān)公形象,并取名龍?zhí)ぞ。時遇雨水較多的年份,井水自溢。當?shù)鼐用衩糠昴瓿跻淮笤鐏泶擞^井,據(jù)說井水溢向何方,何方便……[詳細]
大麥地巖畫
  大麥地巖畫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中衛(wèi)市,巖畫帶面積約450平方公里,遺存有史前巖畫1萬幅以上。在方圓6平方公里的原始環(huán)境中遺存巖畫個體圖像達8532個,平均每平方公里有個體圖像1422個,超出了國際公認的世界巖畫“主要地區(qū)”規(guī)定標準的140多倍,堪稱世界之最。根據(jù)國際上通用的麗石黃衣測年,巖畫專家測得大麥地巖畫早期距今13000到10000年,中期距今約10000年到4000年,最早的巖畫在舊石器時代至新石器時代之間。大麥地巖畫內(nèi)容豐富,多是實物的象征圖形,也有少量的表意圖形與符號,反映了古代人們的-、生產(chǎn)、經(jīng)濟狀況、心理活動和生存環(huán)境。巖畫多為鑿刻和敲擊,但制作精美,形象拙樸、生動。與世界上其他著名的巖畫相比,大麥地巖畫最大的特點是內(nèi)涵極為豐富,它從多方面反映了中華先民火熱的-、美好的愿望和熱烈的情感。在巖畫密集地段,幾乎每塊石頭上都有巖畫,而且不少巖畫還是畫在其他巖畫上,畫面極具層疊感。大……[詳細]
花馬寺國家森林公園
  花馬寺國家森林公園花馬寺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鹽池縣境內(nèi),2002年12月經(jīng)國家林業(yè)局批準建立。公園東瀕陜西定邊、南鄰甘肅環(huán)縣、北接內(nèi)蒙古前旗,距首府銀川120公里?偯娣e5000公頃,由城南、哈巴湖、駱駝井三個景區(qū)組成。公園地理位置特殊,自然資源豐富,人文景觀獨特,以生物多樣、大漠奇秀、濕地、湖泊為主要特色,是集生態(tài)、科普、探險、休閑、消夏避暑為一體的高品位國家森林公園;R寺國家森林公園內(nèi)山、沙、水交融,樹木繁茂、沙山雄渾、草原廣袤、沙灘浴場細軟寬闊、湖水清澈湛藍,風光旖旎,景色壯美。園內(nèi)集中了灌木叢林、森林浴場、百鳥樂語、草園風情、沙山金色、曲徑通幽、可以探險、濕地鮮潤,常有湖泊映天、名木古樹閱盡人間滄桑。使游人在游覽、娛樂、休閑中感受大自然的壯美。公園有野生維管植物54科169屬315種,動物25目50科180種,有塞北荒漠生物“基因庫”之稱。園內(nèi)山川藏風得水、獨具魅力,空氣清新、環(huán)境優(yōu)……[詳細]
同心清真大寺
  同心清真大寺坐落于寧夏自治區(qū)同心縣的舊城內(nèi)。同心清真大寺是寧夏現(xiàn)存規(guī)模較大、歷史較為久遠的一處伊斯蘭教建筑,相傳始建于明代。從照壁及禮拜堂脊檁等處保存下來的維修題記可知,在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和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時,寺院經(jīng)過了兩次較大規(guī)模的重修。寺院的大門朝北,門前有一座仿木建筑的磚照壁,照壁的中心是一幅十分精美的磚雕花木圖。由券門通過暗洞,拾階而上可以登上高達10米的臺基,臺基的外表包砌有磚,面積達3500多平方米,上面建有禮拜堂、邦克樓(喚醒樓)、阿訇住房等建筑。寺院的主體建筑——禮拜堂坐西朝東,單檐歇山式頂,磚木結(jié)構(gòu),面闊五間、進深九間,用20多根巨大的圓木柱支承梁架,室內(nèi)的地面全部采用木板鋪設(shè)。禮拜堂前右側(cè)是喚醒樓,是一座二重檐、四面坡式頂?shù)臎鐾な浇ㄖ。同心清真大寺把中國傳統(tǒng)的木結(jié)構(gòu)和伊斯蘭木刻磚雕裝修藝術(shù)融為一體,體現(xiàn)出精湛的建筑技巧。1936年中國工農(nóng)紅軍西征時……[詳細]
南關(guān)清真大寺
  銀川南關(guān)清真大寺是一座具有阿拉伯風格和民族特色的建筑,重建于1981年,位于銀川市城區(qū)東南角,是銀川市回族群眾進行宗教活動的中心場所。每逢主麻日或每年回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時,成百上千的穆斯林會聚于此,朝圣禮拜。南關(guān)清真大寺始建年代較為久遠。明朝末年,原寺地址在銀川南關(guān)外“拱北”亭,規(guī)模較小。1916年將寺址遷入南關(guān)內(nèi),建成一座具有古典風格的大寺。60年代寺院在-中被毀殆盡。1981年廣大穆斯林募資在今址重建。重建的南關(guān)清真大寺主殿建筑高26米,坐西朝東,寺院面積約1萬平方米。主殿為圓形拱頂兩層,上層是大殿、陽臺,方形大禮拜殿可容納1300多人做禮拜。下層有寬敞的沐浴室、小禮拜殿、女禮拜殿、阿拉伯語學校、阿訇臥室、辦公室、會客室等,皆以回廊相連。樓頂正中聳立著一大四小的綠色穹隆裝飾,大的居于中央,直徑9米,頂端高懸新月,小的直徑3米,分布在樓頂四角,遠眺,綠色圓頂閃閃發(fā)光,十分壯麗。主樓前有通向上層……[詳細]
30、宏佛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宏佛塔
  宏佛塔在賀蘭縣東北潘胡鄉(xiāng)。是一座外形結(jié)構(gòu)比較奇特的密檐式厚壁空心磚塔。塔身和塔剎高度相近,通高約25米。塔身3層,平面八角形。第一層南面辟一高為2.4米的券門,門楣上端兩側(cè)磚雕龍、鳳圖案。塔身每層上下有雙重檐,檐下雕兩組斗栱。塔身之上為塔剎。始建年代不詳,從塔的建筑風格分析,可能是明代以前所建。宏佛塔因年久失修,加之地震、地下水位升高及風雨的破壞和侵蝕,殘毀極為嚴重。1987年寧夏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力量,邀請國內(nèi)古建筑專家實地勘查,擬訂維修方案。1990年初,此塔的維修方案報經(jīng)國家文物局批準,并由國家文物局投資近百萬元,于同年6月至1991年10月按拆卸重砌方案,對宏佛塔進行了修繕。在修復(fù)這座瀕臨倒塌的佛塔時,于剎座天宮內(nèi)出土了一大批殘朽的西夏文物,被《中國文物報》和文物考古專家、學者評定為1990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之一,同時還聘請了著名文物保護修復(fù)專家,對這批殘朽的文物進行了搶救……[詳細]
窨子梁唐朝墓群
  窨子梁唐朝墓群坐落寧夏吳忠市鹽池縣城西北37公里的窨子山南坡上。目前共發(fā)掘了六座。六座墓皆為依山開鑿的平底墓道石室墓。墓室門開鑿于山丘的橫斷面上,小墓門,墓室平面多方形,平頂、直壁,轉(zhuǎn)角處作弧。壁面用豎鑿、橫鑿和斜鑿的方法,雕刻成三角形、梯形等幾何圖形。多壁龕,有棺床,上部無封土,有的墓室還留有棱形立柱支撐頂部,F(xiàn)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出土文物有木桶、琉璃球、石鼎、墓志銘、陶器、貨幣、胡旋舞墓門等,這些文物分別收藏在自治區(qū)博物館和縣博物館。 琉璃球被國家文物局專家組定為國家一級文物。最為著名的是六號墓出土的,被定為國寶級文物的胡旋舞墓門。墓門單扇高89厘米,寬43厘米,厚5厘米,上下有圓柱形門樞。左門扇上雕刻一女子,右門扇雕刻一男子,兩人頭戴圓帽,身著圓領(lǐng)窄袖緊身長袍,腳穿長筒軟靴,揚臂揮帛,翩翩起舞。各自以直徑約1米的圓毯為舞臺,縱橫騰擲,急轉(zhuǎn)如風,終不離毯。該門制作刀法嫻熟,做工細膩,……[詳細]
鎮(zhèn)北堡古城址
  在銀川市城區(qū)南北郊區(qū)空曠的荒野上,有兩座古代城堡遺址,這就是聞名國內(nèi)的鎮(zhèn)北堡古城。該城堡是銀川市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為鎮(zhèn)北堡西部影城所在地。被譽為中國一絕。鎮(zhèn)北堡西部影城引地處雄渾的賀蘭山東麓,距銀川市火車站25公里,河東機場48公里,110國道穿行其間,交通方便,是賀蘭山東麓旅游景區(qū)的亮點。鎮(zhèn)北堡西部影城是銀川市首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被評為中國最受歡迎旅游目的地和中國最佳旅游景區(qū),并被寧夏回漢鄉(xiāng)親譽為寧夏之寶,是中國文化產(chǎn)業(yè)成功的典范之一。鎮(zhèn)北堡西部影城在中國眾多的影視城中以古樸、荒涼、原始、粗獷、民間化為特色,在這里拍攝了《牧馬人》《紅高粱》《大話西游》等經(jīng)典影片及具有影響力的影視片100余部,享有中國電影從這里走向世界的美譽。近年來又增添了著名影片《刺陵》《錦衣衛(wèi)》與《越光寶盒》等,現(xiàn)有各類影視片場景140余處,能讓您進入銀屏的夢境。……[詳細]
33、寺爾灘湖
寺爾灘湖
  寺爾灘湖寧夏鹽池縣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干旱少雨!按竽聼熤薄钡脑娋淇梢孕蜗蟾爬ㄟ@一地帶的自然景象。然而,連續(xù)5年干旱的鹽池縣自1996年入春以來,短短時間內(nèi),在縣城東南方向,城郊鄉(xiāng)寺爾灘村、北塘村、東郭莊村和青山鄉(xiāng)劉窯頭村、太平廟村和趙記塘村的中間地帶,卻出現(xiàn)了一個奇跡,由于地下水位的上升,形成一方東西長約10.5公里,總面積達3萬多畝的湖泊,湖水最深處達5.7米,平均水深1米左右。城郊鄉(xiāng)東郭莊村有28戶人家,祖祖輩輩想水、盼水。全村吃水靠5米深的井。每年春天,水不夠吃,還要車拉人背,上十幾里外運水。年過60的王生元老人說:1996年春節(jié)過后,井里的水上漲,水也由咸變甜,到2月底,井水往外流,全村27口井,幾乎三分之一往外流水。就連從前十分干燥的打糧場,人走上去也開始往下陷,住了八年多的房子,墻壁向外滲水,睡覺的炕也十分潮濕……許多老人活了大半輩子,從沒見過這樣的事情。神話般的大湖究竟是……[詳細]
承天寺塔
  在銀川古城西南部,有一座著名的寺院叫承天寺,寺內(nèi)中間一座聳立云端的古塔,就是承天寺塔,人稱“西塔”。這是寧夏現(xiàn)存的一百多座古塔中最高的一座磚塔。承天寺,寺門朝東開啟,院內(nèi)現(xiàn)存建筑有五佛殿、佛塔、韋馱殿、臥佛殿。韋馱、臥佛二殿兩側(cè)建有南北向配殿。殿宇之間,以重檐磚雕垂花門和圍墻連接,形成四合院式的院中院。坐落在外院的五佛殿與佛塔同建在一條東西向的中軸線上。外院院落寬闊,古樹參天,松柏長青,肅穆寧靜。承天寺塔為一座八角十一層樓閣式磚塔,高64.5米,比西安的大雁塔還高0.5米。塔體建在高2.6米、邊長26米的方形臺基上。塔門面東,可通過4.8米的券道進入塔室。塔室呈方形空間,室內(nèi)各層為木板樓層結(jié)構(gòu),有木梯盤旋而上。塔身一至二層各面設(shè)券門窗式壁龕,三、五、七、九層設(shè)南北券門式明窗,塔身各層收分較大,每層之間的塔檐上下各挑出三層棱牙磚。各層檐角石榴狀的鐵柄上掛有鐵鈴,微風吹過,丁當作響。塔身十一層……[詳細]
35、明王陵
明王陵
   明王陵位于羅山東麓,面積約30多平方公里,是朱元璋的第十五子朱木旃及其子孫們的陵園,當?shù)厝朔Q“明王陵”或“明慶王墓”。根據(jù)史書記載,葬在這里的有明代皇帝親封的慶靖王、慶康王、慶懷王、慶莊王、慶恭王、慶定王、慶端王、慶憲王等九世親王和一位端和世子,以及慶藩王分封的真寧王、安化王、宏農(nóng)王、豐林王等諸王的陵墓和嬪妃們的陪葬墓。其中慶靖王正妃孫氏,是永樂八年(1410年)最早埋葬在這里的,距今已有590多年。   最早在地面上留存的“墓疙瘩”有72座,但到1984年6月同心縣文物普查時,只有34座了。1988年自治區(qū)將之列為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天幾乎全部遭到盜掘。1967年,韋州周新莊村為了用磚,派人將村西南的一座墓拆毀。當寧夏博物館聞訊派人趕到時,墓室內(nèi)早已空空,只剩下“大明慶靖王壙志”一盒。墓志方形有蓋,長60厘米,高30厘米。 志蓋正中陰文楷書豎鐫“大明慶靖王墓”六個字,四周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