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ri天天cao,久久另类视频,夜夜操天天干96香蕉视频,www.128.com四虎免费黄色电影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南京市旅游

南京市文物古跡介紹

梁鄱陽忠烈王蕭恢墓石刻
  鄱陽忠烈王蕭恢墓,在南京東北郊甘家巷西,位于蕭憺墓東60米。蕭恢字弘達,梁文帝蕭順之第九子。天監(jiān)元年(502),封鄱陽王,普通五年(524),進號驃騎,七年死于荊州任上,時年51歲,贈侍中、司徒,謚曰“忠烈”。蕭恢墓前現(xiàn)存石辟邪二,東西相向,相距20米。1955年整修。東辟邪長3.2米,寬1.75米,高2.81米。從頭部至尾部裂為二,裂縫O.14米,在整修時用水泥接補破裂處,并加以鐵箍保護,于腹下置橫檔支撐。西辟邪長3.45米,寬1.2米,高2.87米,頭部殘缺,因長期風化,軀體裂紋斑駁,原來腹以下部分埋土中,修整時已從土中清出。兩辟邪無角,雙翼,頸粗短,張口垂舌,額須披拂,背及胸均雕有凹溝,顯得線條雄渾柔美。蕭恢墓原有墓碑。據(jù)《寶刻叢編》卷二十五收錄宋王厚之《復齋碑錄》,載有“梁故侍中司徒鄱陽忠烈王墓志”,為梁張纘奉敕造,普通七年(526)二月二十五日葬![詳細]
何應欽公館舊址
  何應欽公館始建于1934年,著名建筑師沈鶴甫設計,辛峰記營造廠承建,西式風格別墅。1937年12月毀于戰(zhàn)火。1945年秋,何應欽回南京后在原址又予重建,翌年3月竣工。重建后的何公館坐北朝南,西班牙式風格,占地面積7782平方米,建筑面積2869平方米,計有二層樓房3幢,三層樓房1幢,四層樓房7幢,另有附屬平房,F(xiàn)僅存1幢樓房,此樓坐北朝南,高三層,坡屋頂上鋪藍色琉璃筒瓦,拱形門窗,黃墻磚框,建筑面積869平方米,現(xiàn)該處為南京大學外賓接待處,房屋保護很好。何應欽(1889—1987)字敬之,貴州興義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yè),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1924年任黃埔軍?偨坦伲瑓⑴c組建國民黨軍隊。1935年7月與日本簽訂《何梅協(xié)定》,使中國北方大片國土淪入日本之手?箲(zhàn)后歷任參謀總長、中國戰(zhàn)區(qū)陸軍司令、聯(lián)合國軍事參謀團中國代表團團長等職。1941年與蔣介石策劃皖南事變。1945年代表中國政府接受日軍投……[詳細]
南京顏魯公祠
  南京顏魯公祠 南京顏魯公祠是為紀念我國唐代名臣和杰出書法家顏真卿的祠堂,于1998年建立,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顏魯公祠占地1800多平方米,除大殿、配殿、東西廂房和八字墻等均按歷史原貌修葺一新外,還新建了門樓、放生井亭和曲廊等建筑。并在此基礎上興建了顏真卿紀念館。南京顏魯公祠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集研究、切磋和交流書法藝術(shù),培訓書法人才和文化休閑、旅游于一體的人文紀念館,新建的顏真卿紀念館曲徑通幽、墨香四溢,通道前方大型漢白玉石刻上刻有著名女書法家蕭嫻書寫的“書魂”,風雅秀逸、憾人心魄。續(xù)步曲廊環(huán)顧四周墻上,40幅書法碑刻琳瑯滿目,22塊日本書法友人書碑,意韻獨具,18塊中方國家、省、市書協(xié)名家墨寶碑刻異彩紛呈。踱進配殿,迎面安放著顏真卿半身銅像。駐足大殿,正中照壁上掛有顏真卿全身畫像,畫像兩側(cè)為時任全國書協(xié)副主席沈鵬書寫的楹聯(lián),其書法筆走龍蛇。上方原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趙樸初親題“書壇泰……[詳細]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叢葬地(正覺寺)
  1937年日軍在南京組織的大規(guī)模-,30萬死難者部分從葬坑遺跡。包含江東門、中山陵西洼子村、挹江門、清涼山、煤炭港、北極閣、中山碼頭、漢中門、草鞋峽、上新河、五臺山、南京大學、燕子磯、魚雷營、花神廟、正覺寺、普德寺共16處遺址.本體有殘損.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陷南京,在以后的六周內(nèi),日軍對南京市民、中國士兵進行慘絕人寰的大-。遇難同胞30多萬人。遇難同胞遇難地和叢葬地有江東門、中山陵西洼子村、挹江門、清涼山、煤炭港、北極閣、中山碼頭、漢中門、草鞋峽、上新河、五臺山、南京大學、燕子磯等17處。1937年12月,日軍在江東門血腥-中國被俘軍人及逃難群眾28萬余人,其中,江東門集市被集體-的軍民即達萬人之眾。為紀念死難同胞、銘記歷史,1985年在江東門“萬人坑”遺址旁建有“侵華日軍-遇難同胞紀念館”。在煤炭港建有侵華日軍-死難同胞遇難處及叢葬地紀念碑。在水西門外上新河亦建有紀念碑。其……[詳細]
南京李杰墓
  南京李杰墓 南京李杰墓原址在中華門外雨花鄉(xiāng),坐北面南,與神道方向一致。因工程建設需要,于1996年將碑和其它神道石刻搬遷至雨花臺烈士陵園內(nèi)。鎮(zhèn)國將軍李杰墓神道碑位于南京雨花臺附近,碑通高5.05米。李杰墓石刻現(xiàn)存神道碑一,石羊、石虎,石馬與馬夫、武將各二。神道碑高2.9米,龜趺長2.5米。李杰(1331-1369年)為明初開國功臣之一。在多次戰(zhàn)役中,屢立戰(zhàn)功。洪武元年(1368年),隨大將軍徐達北伐,十二月,軍至孔山寨,李杰奮然先驅(qū),身陷敵圍,不幸陣亡,時年三十八歲,洪武二年八月,靈柩運回南京,賜葬在聚寶山之陽。李杰有一女五子,長女為明太祖朱元璋妃。據(jù)史學家們的研究,大明王朝建立以前,朱元璋長期在外征戰(zhàn),身邊只有淑妃李氏相伴。洪武十五年八月,馬皇后因病不治而崩,年五十一歲,九月庚午葬于孝陵,朱元璋對馬皇后感情特別深,決定今后不再封后。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朱元璋除去三年喪服之后,于……[詳細]
馬林醫(yī)院舊址
  馬林醫(yī)院舊址位于江蘇省南京市中山路321號。占地面積6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8.17多萬平方米,最高房屋12層,設門診部和住院部。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加拿大籍傳教士兼醫(yī)生馬林(1860~1947)來南京行醫(yī)傳教,他先后在鼓樓與城南花市大街(今三山街長樂路附近)設堂傳教,附設診所,免費為貧病患者治病,勸人信教。次年,美國基督教會決定為其集資建教會醫(yī)院。國人景維行捐鼓樓南坡地作為院址。1892年,建成2層樓房1幢,稱“基督醫(yī)院”,這是南京第一座西式醫(yī)院。因院長為馬林,故俗稱“馬林醫(yī)院”。1911年(宣統(tǒng)三年),美國基督教會所辦金陵大學增設醫(yī)科,醫(yī)院成為醫(yī)科的實習醫(yī)院,1914年更名金陵大學鼓樓醫(yī)院。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軍管會接管了金大醫(yī)院。1951年6月,南京市人民政府接辦,更名南京市立人民鼓樓醫(yī)院,錄屬南京市衛(wèi)生局。馬林醫(yī)院舊址主要建筑至今尚存,1892年所建樓房坐北朝南,面……[詳細]
207、中山陵光化亭
中山陵光化亭
  中山陵光化亭 在中山陵周圍的附屬建筑中,最為精美的要數(shù)光化亭了。光化亭坐落在中山陵東面的山崗上,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八角形,重檐攢尖頂,是舉行孫中山先生奉安大典時由海外華僑捐款興建的。光化亭由建筑學家劉敦楨設計,福建省蔣源成石廠以6.5萬元的工價承包建造,1931年7月開工,1934年建成。亭子全部采用福建花崗巖建造,屋脊、屋面、檐椽、斗拱、梁柱、雀替、藻井等中國傳統(tǒng)的裝飾部件均用花崗巖雕琢,共用石料850噸。 光化亭高約13.33米,寬10米,亭下筑正方形臺基兩層,下層臺基邊長22米,高約1.67米,周圍筑斜坡,植草皮覆蓋其上;上層平臺邊長約12.67米,四周圍以石欄桿。光華亭的亭柱為圓柱,共有12根,其中外圍8根,內(nèi)圍4根,圓柱直徑約0.67米。亭內(nèi)地面高出上層平臺約0.33米,四周筑有石臺階。整個亭子用料上乘,做工考究,精雕細琢,圖案古樸,紋飾細膩,造型優(yōu)美。從細部到整體達到完美和諧……[詳細]
208、普德寺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普德寺
  普德寺位于南京市雨花臺西北方向的普德村,始建于南朝蕭梁天一年間(502-519年),明代重修,系敕賜古剎。1982年被列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普德寺山門前原有龜趺一對,全長3米,寬1.7米,體型碩大,形象生動。原有殿堂四進,第一進為寺門。第二進為天王殿,殿內(nèi)供彌勒、韋陀和四大金剛。第三進為大雄寶殿,內(nèi)供金身如來,周列五百鐵羅漢。殿前東西兩側(cè)各有月門,東通大廳,為寺僧會客之所,廳前有小天井,內(nèi)有雨花泉一眼,再東小樓,為方丈樓;西通大院,有僧房十余間。第四進為無量佛殿,中供大鐵佛一尊,高6米,人稱伽藍神。殿兩角設鐘、鼓樓。明清時期,普德寺仍為南郊勝地之一,招引眾多文人騷客前來尋蹤覓勝。普德寺原有基址10萬平方米,田地山塘近5萬平方米,其主要建筑有金剛殿、天王殿、左右鐘鼓樓、左右碑亭、大佛殿、左觀音殿、右輪藏殿、西方殿、左伽藍殿、右祖師殿等,現(xiàn)已無存。原五百鐵羅漢,在日軍侵華期間被盜三尊運往日本……[詳細]
香君故居
  李香君是秦淮一顆璀燦的明珠,后人有訪媚香樓遺址者經(jīng)幾代而不絕。這個出身秦淮名0的下層婦女之所以受人仰慕,不在其花容月貌,而在于她有著強烈的正義感、愛國心和高尚的情操,憤世嫉俗,顯示出難能可貴的精神。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眷懷故國,秦淮區(qū)人民政府以文學巨著《桃花扇》內(nèi)容為基礎,修復了李香君故居――媚香樓。香君故居位于秦淮河畔來燕橋南端。是三進兩院式宅院。全院盡現(xiàn)書法、繪畫、楹聯(lián)、篆刻、假山、塑像和園林小景、石刻磚雕、壁畫掛燈等藝術(shù)精品,供游人觀賞。李香君故居座落在夫子廟鈔庫街38號,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自從開放后,訪香君故居者絡繹不絕,這里接待了許多文化名人,留下眾多墨寶手跡。有個回寧省親的臺胞,參觀了媚香樓后,說:“想不到大陸還有這樣的奇葩異苑”。一位原駐美使館海軍武官參觀后,提筆寫:“千古傳奇、江南絕景!蹦暇┝謱W院一位老人專程趕來,即興填詞一闕:“柳梢青,媚香樓,風月秦淮,船……[詳細]
南京孫科公館
  孫科舊居位于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qū)武夷路11號。南京孫科公館由上海華蓋建筑事務所設計,建筑面積529平方米,使用面積335平方米。整個公館為西洋風格,與鐵道部的中國傳統(tǒng)建筑風格形成鮮明對照。孫科公館,在今中山陵8號。占地約40余畝,建筑面積約1000平方米。建于20世紀40年代末,由基泰工程司楊廷寶設計,孫科公館住宅樓兩層,用玻璃磚作墻面,客廳光線明亮而柔和;臥室屋頂有蓄水池,供隔熱保溫。前院設警衛(wèi)室、車庫、停車場等,東南是大面積的草坪和樹叢,環(huán)境幽深寧靜,F(xiàn)為招待所。與民國時期的西式官邸相比,孫科公館的設計也頗有個性。從樓房的正面看,左右不對稱,正門左兩層右三層,正門上方是陽臺。正門呈拱形,有三重門,最外面是雕花鐵門,后面是兩重木門。樓頂?shù)耐呒炔皇峭ǔ5拇笃酵撸膊皇莻鹘y(tǒng)的小青瓦,而是中西結(jié)合的紅色筒瓦和板瓦,一仰一合。公館的后面還有一個露天噴水池。這些在民國公館中是絕少見的。外墻呈乳黃色,……[詳細]
中山陵紀念建筑群
  中山陵紀念建筑群是中山陵園重要組成部分。中山陵紀念建筑群本體為:音樂臺、流徽榭、藏經(jīng)樓(主樓)、光化亭、仰止亭、正氣亭。孫中山奉安中山陵前后,國民政府先后成立了陵園計劃委員會、園林設計委員會,對陵園的建設做了縝密細致的規(guī)劃,擬在陵園內(nèi)建造一批紀念性建筑。到抗戰(zhàn)前夕,共建成音樂臺、仰止亭、流徽榭、光化亭、藏經(jīng)樓、正氣亭等一批紀念性建筑。音樂臺位于中山陵博愛廣場東南,由美國三藩市(舊金山)華僑與遼寧省政府合資捐建,關頌聲、楊廷寶設計,1933年落成。正氣亭位于中山陵西側(cè)紫霞湖北,為蔣介石自選墓址,1947年建成。藏經(jīng)樓位于中山陵東側(cè)登山道上,仿清喇嘛寺建筑風格,由中國佛教會捐建,盧樹森設計,1936年落成。流徽榭位于音樂臺以東流徽湖西,顧文鈺設計,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捐建,1932年落成!傲骰臻俊必翌~由黃埔一期學員徐向前題寫。仰止亭位于流徽榭以北梅嶺之上,由葉恭綽個人捐建、命名并題額,劉敦楨設計……[詳細]
夫子廟花鳥魚蟲市場
   夫子廟花鳥魚蟲市場位于十里秦淮風光帶核心區(qū)域,毗鄰夫子廟古建筑群旁,緊依白鷺洲公園。早在六朝時期,南京就有種花賞花的習俗。宋代金陵供人欣賞的“藝菊”甚高,僅園丁結(jié)成的樓塔(“菊樓”)就有一兩丈高。元末明初,有一回族哈姓人家定居南京洪武路鐵湯池,世代從事觀賞金魚的養(yǎng)殖、交易等! (jù)明代《正德江寧縣志》記載,當時已有牡丹、海棠、罌粟、玫瑰、水仙、桃花、紫薇、玉樹0花(亦名映日紅)等幾十種。每年農(nóng)歷二月十二和九月十六,分別為“百花之神”和“菊花之神”生辰,人們都會上街購花,城南百花巷、花市大街等地往往擠得水泄不通! ∶髂┣宄跻院螅霈F(xiàn)以種花為業(yè)的花農(nóng)世家。不少花農(nóng)采擷后便運到夫子廟叫賣。當時泮宮前的王順興鳥店、文德橋畔的楊家鳥店等,也兼營花木等品種交易。民國時期,夫子廟花鳥市的經(jīng)營品種擴大到金魚、蟈蟈、知了、蟋蟀、雨花石、盆景,以及魚缸、鳥籠等配套商品的交易! 1949年以后,當?shù)赜嘘P部……[詳細]
基督教圣公會圣保羅堂
  基督教圣公會圣保羅堂位于太平南路396號,是南京市基督教現(xiàn)存最早的一座大禮拜堂。建于1922年,原屬圣公會,距今已有八十多年歷史。主建筑大禮拜堂又叫(圣殿)為典型的歐洲鄉(xiāng)村式教堂風格,高11米,通面闊八間34米,進深11檁13.47米,建筑面積485平方米。大禮拜堂東側(cè)緊靠鐘樓,鐘樓總高18.2米。從1910年始,美籍傳教士季盟濟就在馬府街、門簾橋(今太平南路)一帶賃屋傳教,1912年購置現(xiàn)址,1913年動工建造一座小禮拜堂,約可容納一百人聚會,命名為圣保羅堂。1920年季盟濟回美國時,有一位美國圣公會的信徒,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犧牲的兒子,捐資請季盟濟在中國建一座教堂以祈禱和平,反對戰(zhàn)爭。季盟濟1921年重返南京,即以此款擴建圣保羅堂。聘請金陵大學建筑工程師齊兆昌負責教堂設計并擔任監(jiān)造。由陳明記營造廠承建全部工程。1922年開工至1923年6月竣工,歷時一年半。建筑費用,包括各種設備在……[詳細]
水陽江水牮
  在南京市高淳區(qū)磚墻鎮(zhèn),有著國內(nèi)罕見的古代護堤防洪水利設施,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水陽江水牮(jiàn)。始建于明代的磚墻鎮(zhèn)水陽江的護堤水牮數(shù)量多,規(guī)模大,保存好,被譽為國內(nèi)罕見的古代護堤防洪水利設施。它們屹立在水中600多年,阻擋、分流洪水的侵襲,并于2011年升級為江蘇省級文保單位。磚墻鎮(zhèn)相國圩的水牮是在近年的第3次全國文物普查中發(fā)現(xiàn)的,位于江蘇高淳縣與安徽宣城市接壤的水陽江東南大堤臨水一側(cè),系為避免皖南山區(qū)洪水下泄直沖相國圩堤而構(gòu)筑的護堤防洪水利設施。普查人員在上自水碧橋、下至大花灘約7公里的范圍內(nèi)發(fā)現(xiàn)9個用土石構(gòu)筑的擋水之牮,它們均置河流的彎道處,各牮間距150米至200米不等,當?shù)厝斯视小熬抨鸢藞洝敝f。自春秋時,吳國筑相國圩以來,歷史上,相國圩曾多次遭遇大洪水的襲擊,特別是明代以來,東壩筑城,三湖水面抬高,而相國圩都能化險為夷,安然度汛。究其原因,除相國圩圩堤很牢固之外,相國圩水陽江段……[詳細]
南京阮籍墓
  南京阮籍墓 阮籍墓位于江蘇省南京市城內(nèi)西南角花盝北崗21號四十三中學內(nèi)。明萬歷年間(1573-1620年)建。系衣冠冢。阮籍墓現(xiàn)有墓冢,墓碑。碑為清光緒二十四(1898年)年立。阮籍,字嗣宗,河南尉氏縣人,曾出任東平相和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為三國魏著名的文學家和思想家。阮籍于景帝永安四年(261年)卒,年五十四。現(xiàn)河南開封市尉氏縣東南三十里的段莊為阮籍墓遺址。南京花露崗上的阮籍墓系東晉學子為紀念先賢所立的衣冠冢!顿Y治通鑒》記載:“譙郡嵇康、陳留隱籍、籍兄子咸、河內(nèi)山濤、河南向秀、瑯琊王戎、沛人劉伶特相友善,號竹林七賢”。魏晉換代之際,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斗爭激烈,政治-。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文士名流不滿現(xiàn)實,以邀游山林,縱酒昏酣來遠避-、潔身權(quán)貴,顯示了高尚的氣節(jié)而被后人景仰和紀念。阮籍作有詠懷詩80余篇,為世所重。阮籍墓于1981年整修。下以青灰色磚砌成,上覆封土堆,通高約1.85米,呈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