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ri天天cao,久久另类视频,夜夜操天天干96香蕉视频,www.128.com四虎免费黄色电影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甘肅省 > 甘南州旅游

甘南州文物古跡介紹

1、拉卜楞寺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拉卜楞寺
  位于夏河縣城西1公里處,大夏河將龍山、鳳山之間沖積成一塊盆地、藏族人民稱之為聚寶盆、拉卜楞寺就坐落在聚寶盆上。它與西藏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倫布寺、青海的塔爾寺合稱我國-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拉卜楞為藏語“拉章”的轉音,意為佛宮所在的地方。寺廟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有18座金碧輝煌的佛殿,萬余間僧舍,鱗次櫛比,金瓦紅墻,氣勢非凡。其中,以六大扎倉最為著名。扎倉,藏語意為學院。六大扎倉即六大佛學院:修顯宗的聞思學院,修密宗的續(xù)部上學院、續(xù)部下學院,修天文的時輪學院,修醫(yī)藥的醫(yī)藥學院和修法律的喜金剛學院。其中,聞思學院為全寺中心,有前殿、正殿、后殿三大部分。前殿供藏王松贊干布像;正殿懸“慧覺寺”匾額,為清乾隆帝敕賜。正殿11開間,寬l00米,深75米,有柱140,大可合抱,可容4000-同時念經。殿內掛著各色彩幡,燃酥油燈百余盞,香煙繚繞,一派佛國氣象。寺中還有兩座講……[詳細]
尼瑪外香寺
  尼瑪外香寺座落于瑪曲縣尼瑪鄉(xiāng)。該寺創(chuàng)建人為第二世嘉木樣季美旺吾。據(jù)資料記載,該寺修建的授意者是第六世班禪洛桑華丹益西。當時,第六世班禪洛桑華丹益西赴內地-時,曾給第二世嘉木樣-說:“從前,嶺·格薩爾統(tǒng)治的地方,已經繁衍了數(shù)代人,后事如何,難以預料,若在那兒的中心地區(qū)建一座寺院,似乎益處很多,望你在那里修建一座寺院”。第二世嘉木樣-遵照班禪大師的教誨,四處勘查寺址,認為在瑪曲的灑合爾地方宜于建寺,后經幾多周折,終于清乾隆四十五年,在上下扎隆舉行相地及吉祥長凈儀軌。翌年,聚居僧人,由多仁巴任格貴,崗察·索南嘉措任領誦師,建立了扎倉。隨后,建造大經堂一座,僧舍十五院。經堂內奉安了喜樂金剛、密乘、大威德佛像。這座寺院的佛殿泥像之聲譽與拉卜楞寺大金瓦寺內珍有的圣物不相上下,共有大小佛像十余萬尊,各類佛經典籍約千函。另外,還有佛祖釋迦的錫杖,松贊干布的靴子,文成公主贈送的禮品,以及用黃紙寫的防火咒文,……[詳細]
米拉日巴佛閣
  在合作市北側的山根,巍然矗立著一座四方形石砌樓閣,與周圍的建筑物相比,它拔地而起的高度和不凡的氣勢,可謂是鶴立雞群。它就是著名的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九層佛閣。早在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被稱為米拉日巴化身的洛桑達吉上師,在此地原有一座佛塔的基礎上,仿照米拉日巴在洛扎親自建造的九層樓閣的造型,興建了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閣。但這座古老的佛閣毀于“文革”。現(xiàn)在的米拉日巴佛閣于1988年動工重建,歷時四年建成,總面積4028平方米,高40余米。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閣是全藏區(qū)唯一的一座供奉藏傳佛教各派宗師的高層建筑名剎,始建于清乾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距今已有二百余年歷史。米拉日巴佛閣內供奉有對藏傳佛教有重大貢獻的歷代藏王和對藏族文化有重大貢獻的圣者,還有佛、菩薩、護法、財神等佛像二百一十五尊,供奉有尼瑪派、薩迦派、噶舉派、噶丹派、格魯派等諸多藏傳佛教的開宗祖師和顯密乘的眾多尊佛像,佛閣內唐卡、……[詳細]
4、俄界會議遺址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俄界會議遺址
  俄界會議遺址位于迭部縣達拉鄉(xiāng)政府駐地西3公里的高吉村(舊時譯為俄界,意為“八個山頭”),西北距縣城68公里。該村座北朝南,四周群山環(huán)繞,松林茂密,是一個地勢平坦、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藏族山寨。俄界會議,以其會址所在村而得名。會址為一座典型的藏族山寨土圍墻木樓建筑,總面積238平方米,建筑面積102平方米,高6米。其中紅軍司令部住室面積69平方米,毛澤東居室面積15平方米。現(xiàn)設有展覽室15平方米。1935年9月11日傍晚5時,毛澤東、周恩來等隨同中央軍委縱隊和紅一、三軍團順利走出草地后,相繼抵達俄界,當晚向左路軍發(fā)出了《中央為貫徹戰(zhàn)略方針再致張國燾令其即行北上電》。9月12日,黨中央政治局在俄界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張聞天、博古、王稼祥、何凱豐、劉少奇、鄧發(fā)、蔡樹藩、葉劍英、林伯渠、李維漢(羅邁)、楊尚昆、李德(共產國際所派顧問)、林彪、聶榮臻、朱瑞、羅瑞卿、彭德懷、李富春、袁國平、張……[詳細]
茨日那毛主席舊居景區(qū)
  旺藏“茨日那毛澤東舊居”遺址位于迭部縣旺藏鄉(xiāng)政府駐地東南茨日那村,距縣城45公里。1935年9月13日,紅軍從達拉高吉村出發(fā),沿達拉河順流直下,向東北方向的旺藏進發(fā),當晚露宿在次哇溝口(紅軍稱庶地)的樹林里,第二天繼續(xù)向旺藏寺前進。經過兩天的艱難行軍,于14日晚11時陸續(xù)到達今旺藏鄉(xiāng)政府駐地——旺藏寺,部隊在此作短暫休整。一軍團住在旺藏村,三軍團和軍委縱隊住在旺藏寺,毛澤東住在居中的茨日那村的一幢木樓上,并在這里向一軍團二師紅四團下達了“以三天的行程奪取臘子口”的命令。毛澤東于15日拂曉離開了這座木屋,帶領參謀及警衛(wèi)人員20余人,從茨日那村前的木架仙人橋上渡過白龍江,改走捷徑,翻越兩座3000多米高的大山,直奔若尕溝崔古倉村,與大部隊匯合。為了保護革命文物,縣政府曾于1979年和1993年先后兩次撥?罹S修木樓遺址,并將此遺址于1993年6月30日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在毛澤東居住的木樓前……[詳細]
6、郎木寺 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郎木寺
  郎木寺為藏傳佛教寺院,創(chuàng)建于公元1748年。其創(chuàng)始人即第一任赤哇嘉參格桑,11歲受戒出家,27歲前往拉薩學法,投拜名師潛心學法,成為出類拔萃的大學者,年屆55歲時,任西藏噶丹寺赤哇八年,期間他廣弘講說。公元1747年,年屆70歲的他經第七世0-格桑嘉措的允準,返回故里弘揚佛法,創(chuàng)建了郎木寺院。郎木寺經過歷世-的創(chuàng)建、擴建,現(xiàn)有聞思學院、續(xù)部學院、時輪學院、醫(yī)學院、印經院。寺院的佛塔主要有第一世-的肉身靈塔,據(jù)說該靈體的頭發(fā)、指甲如新生長的一般。有以數(shù)萬兩黃金、白銀和松耳石、珍珠等制作的歷世其他-的靈塔,以及70余座大小不一、制作各異的佛塔。郎木寺轄有十座屬寺和兩座靜修院,前后有70任赤哇,1958年時僧人多達500余名,是安多地區(qū)聞名遐邇的大寺院之一。郎木寺處地空靈,山水相依,景色十分秀美。寺前山色,形似僧帽,寺東紅色砂礫巖壁高峙,寺西石峰高峻挺拔,嶙峋嵯峨。金碧輝煌的寺院建筑群和錯落有致……[詳細]
古戰(zhàn)尕路田社及大房子
  臨潭縣古戰(zhàn)鄉(xiāng)古戰(zhàn)村尕路田社地處古戰(zhàn)鄉(xiāng)西北部,距鄉(xiāng)政府2.3公里,海拔約在2800—3000米之間,年降水量約250毫米,年平均氣溫4℃—5℃,屬高寒陰濕的半山地區(qū)。是一個回、漢、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全社共有68戶246人。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青稞,經濟作物有油菜。尕路田社有一種奇特的節(jié)日習俗,在農歷正月十五的晚上,全村的男女老少集合在一起,從村頭挨家挨戶去要饃饃,一直到深夜才散去。據(jù)說此俗已有六百年的歷史。是古洮洲明代軍屯集體討飯的遺留。此外,獨具一格的民間剪紙、刺繡、民族工藝品加工等美輪美奐。近年來,該社部分群眾通過從事運輸業(yè)、建筑業(yè)、開商鋪等經營活動,生活質量有了明顯改善,實現(xiàn)了通電、通路、通水、通電話、通廣播電視的良好局面。與此同時,在州、縣領導的關懷下,尕路田社在2011實施了游牧民定居項目,極大的改善了社內群眾的居住條件,為今后發(fā)展非公經濟、勞務經濟和鄉(xiāng)村旅游產業(yè)奠定了基礎。尕……[詳細]
8、常爺廟
常爺廟
  當?shù)匕傩辗Q天池冶海為“常爺池”,“常爺”就是常遇春。據(jù)明史記載,常遇春(公元1330-1369年),回族。字伯仁,今安徽懷遠人。自幼習武,體貌奇?zhèn),稟性剛毅,臂力過人。當時正值元末天下大亂,各地豪杰稱雄割據(jù),江淮一帶為之鼎沸,年僅二十三歲的常遇春被盜寇頭目劉聚收留。常遇春見劉聚經常打家劫舍,并沒有什么宏謀遠略,遂于至正十五年春前往和州投奔朱元璋。該年六月,他在采石磯(今馬鞍山南,長江東岸)一戰(zhàn)中初露頭角,從此受到朱元璋器重。常遇春追隨朱元璋戎馬生涯十四年,雖然身為名將,戰(zhàn)功顯赫,而未有過之。當朝翰林學士朱升曾這樣評價常遇春的一生,說他“知周而量弘,才沉而氣銳”,“櫛風沐雪,擐甲揮戈,身經百戰(zhàn)之勞,勇卻萬夫之敵。侍帷幄而決勝千里,仗麾鉞而宣力四方,施號令惟加謹嚴,與士卒則同甘苦。威名服眾,武略超群!背攺R位于冶力關鎮(zhèn)通向天池冶海的半道上,因其在一個山溝里,當?shù)氐睦习傩找舶阉Q為直溝大廟。天……[詳細]
德哇倉文殊佛殿
  一世德哇倉·羅桑東珠,幼年在嘉木樣·俄昂宗哲尊前受具足戒后,發(fā)愿跟隨嘉木樣學法。十六歲赴西藏,入哲蚌寺郭莽學院潛習佛法。因他天資聰穎,成績優(yōu)異,大師對他寄予很大希望。1709年隨嘉木樣·俄昂宗哲大師返回今夏河縣所在地,協(xié)助嘉木樣大師創(chuàng)建卜楞寺,并負責處理寺院的一切事務,使拉卡楞寺政教日益昌興。1738年擔任拉卜楞寺第三任總法臺。1743年將嘉木樣大師轉世靈童迎進拉卜楞寺坐床,使寺主嘉木樣-系統(tǒng)得以形成和延續(xù)。第二世嘉木樣·久美昂吾在位時,鑒于他對拉卜楞寺的創(chuàng)建有功,特許德哇倉-系統(tǒng)享受“賽赤”待遇。第二世德哇倉·久美隆柔嘉措于1772年榮登拉卜楞寺第十六任總法臺法座,嚴明戒律,注重精修,使政教日益興盛。 德哇倉文殊佛殿巍然聳立于拉卜楞寺正南,面臨大夏河,背倚拉卜楞寺大經堂。三世德哇倉、嘉央圖丹尼瑪于1814年創(chuàng)建了拉卜楞寺德哇倉文殊佛殿。 1817年三世嘉木樣、久美堅措、三世貢唐倉、丹貝仲……[詳細]
古疊州城遺址
  介 紹 古疊州城遺址在今迭部縣城東郊電尕鄉(xiāng)然鬧村,位于白龍江北岸的臺地上,背倚扎尕獨山之巔。今迭部縣境在南北朝時期為合川縣,唐高祖武德二年置疊州,置州前稱交戍城,后稱疊州城。 該城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寬450米,城墻隨地形而筑,城廓呈不規(guī)則五邊形,城內東北部筑有內城。迄今古城殘垣斷壁猶存,殘垣上夾棍眼和夯土層清晰可見。在遺址內和城堡殘垣夯土層中,多處發(fā)現(xiàn)大量彩、素陶片,以及陶壺、石器、布紋瓦、繩紋磚、石斧、牙齒化石等古文化遺存。古城西北約80米高的山梁上,有一處黃土夯筑的古烽燧。該古城遺址已于1993年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此外,迭部縣境內還有多處古城遺址?h城東15公里處的電尕鄉(xiāng)吉愛那村南,有一處南北朝西魏時土谷渾所筑的“馬牧城”,遺址現(xiàn)存殘垣尚能顯示呈平行四邊形的古城輪廓,并曾挖出過很多陶器和陶片,其中有細泥質無耳陶壺,細泥質雙耳紅陶罐等。距縣城西10公里益哇鄉(xiāng)的布崗山崩,有一……[詳細]
新城蘇維埃舊址
  “新城蘇維埃舊址”就位于明代洮州衛(wèi)城之內,是一處既具八百年古跡景觀,又有現(xiàn)代革命史地意義的勝地,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城蘇維埃舊址,舊稱韃王金鑾殿,始建于十三世紀的元代,最早是元世祖忽必烈南征云南大理時的行宮。其后是當?shù)厝罕娂漓胩斓丶懊褡逵⒘业膱鏊,又稱為隍廟,F(xiàn)存主建筑殿宇四座,即正北大殿,東西兩側殿,山門樓臺和東西廊房。均為典型的高階深廊,飛檐斗拱、復瓦彩繪的歇山式木質中式建筑。使這座歷史建筑有功于國家民族,成為遠近知名的革命勝跡的是二十世紀的中國工農紅軍。1936的8月,中國工農紅軍二四方面軍在-、張國燾、-率領下長征攻占臨潭,總部就設在這里,領導臨潭人民掀起了工農革命斗爭,在這里建立了甘南歷史上第一蘇維埃政權,揭開了臨潭人民革命的新篇章。更重要的是二四方面軍于同年9月27日在這里召開了“0中央西北局會議”,最后決定了紅軍繼續(xù)北上的方針,-了張國燾要二四方面軍西入青海,進兵新疆……[詳細]
12、八角城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八角城
  位于甘加灘偏東央曲河與央拉河交匯處東北岸臺地上,距縣城約三十三公里,是本縣甘加鄉(xiāng)境內的一座古城遺址。據(jù)有關資料記載,它是漢置白石縣舊址,也是河州通往西南蕃的要道之隘口,是當年漢、羌、唐、蕃之邊塞重鎮(zhèn)。是漢與吐谷渾、吐蕃、西夏、角斯啰等王朝劇烈爭奪的戰(zhàn)略要塞。八角城實際上是一個空心十字形城。因為在一個空心十字的各角上有一個城墩,形成八角突出。城名由此而得。該城城墻長2193米,高11米,城內占地面積約200000萬平方米。此城打破一般正方形成四個面和十二個面的常規(guī),有三十六個墻面,加上八個城墩,共由六十個面組成城圍,城外有護城河、壕等附屬設施,東、西北均有甕城。城北因依山而無門,東西甕城內有“S”形通道,從西城經南門至東城筑有外廓,南門外并有外城。城墻墻體由一層土,一層砂逐層夯筑,中間夾以棍、柳條、蘇魯固絡、堅硬無比,至今保存完好。城墻呈曲線形排列,墻面多,夾角距離近,均在弓弩射程之內,城下……[詳細]
13、西大寺
西大寺
  介 紹西道堂是清末民初產生于臨潭縣的一個伊斯蘭教教派,創(chuàng)始人馬啟西。 他全力發(fā)展西道堂的各項事業(yè),農牧商并舉,致力于壯大經濟和發(fā)展教育,使該教派發(fā)展很快。教民財產及收入歸西道堂所有,實行統(tǒng)一管理、統(tǒng)一分配,同時扶持教民經商生產,賑濟貧困教民,使西道堂成為教民的大家庭。 西大寺最初建于1904年,之后屢毀屢建。第三次建成于1947年,大殿建筑模仿蘭州橋門大寺形式,屋頂為重檐歇山綠琉璃瓦,上有三個寶瓶,殿前有石欄桿,大殿內外不用彩色裝飾,系純木面本色,素雅莊重。大殿前后左右各7間對廳,帶有出廊,并有配房數(shù)間,使庭院更顯嚴肅整齊,布局宏偉大方。當時-軍政要員蔣介石、陳立夫、何應欽、白崇禧、于右任為之題詞書匾。 這座富麗堂皇的西北名寺,規(guī)模宏大,構造精美,1965年被中央文物局列為一類文物保護單位,1966年毀于“文革”。 第4次修建的西大寺,保持了第3次的規(guī)模和造型,占地面積4662平方米,大殿……[詳細]
14、貢巴寺
貢巴寺
  介 紹 周圍森林茂密,奇花異卉競相斗艷,長有各種珍貴的藥草,芳香四溢;山泉處處,如明珠璀璨奪目,珍禽異獸出沒于林間,鳴囀于枝頭。因此,這里歷來被佛教信徒尊為吉祥寶地。 貢巴寺創(chuàng)建于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有僧侶107人。當年農歷四月十七日,為當朝皇帝和皇太后祝壽,舉行了大規(guī)模法事,并在原有丁古扎倉的基礎上,擴建了參尼扎倉、居巴扎倉和曼巴扎倉;实蹫樵撍骂C賜了“當今皇帝萬歲萬萬歲”的長生牌位和“皇太后萬歲萬萬歲”的長生牌位,以及寺院的匾額,金字、旌表和金銀五千兩,大寺的誥封金冊等。 當年九月,該寺的上下兩院經堂竣工,連同十二個靜修院,舉行了隆重的“為文殊大皇帝祝壽”的活動。次年三月,建立了單純的獨立儀軌,隨之將江車靜修院等十二個靜僧院合并,時有大經堂、菩薩殿、0殿、四個扎倉,有-6位,成為卓尼境內規(guī)模僅次于禪定寺的大寺院。 清末,貢巴寺歸屬夏河拉卜楞寺,從此,由拉卜楞寺任命法臺,處理教務……[詳細]
肋巴佛烈士紀念碑
  肋巴佛烈士紀念碑位于卓尼縣柳林鎮(zhèn)白塔村東北600米,為紀念藏族革命烈士肋巴-而建。肋巴佛(1916—1947)藏名懷來倉·貢卻單增,生前為卓尼水磨川寺的-。1943年同甘南農民領袖王仲甲、回族農民領袖馬福善、馬繼祖父子秘密聯(lián)系發(fā)動了震動全國的甘南民變即漢、回、藏十萬農民參加的反蔣抗日起義。起義遭到國民黨政府的殘酷鎮(zhèn)壓。失敗后,肋巴佛仍與毛德功等隴右戰(zhàn)友轉入地下,繼續(xù)堅持武裝斗爭,并于1946年派肖煥章前往陜北,與中國共產黨取得聯(lián)系,黨派高健君、牙含璋前往隴右地區(qū),領導他們建黨建軍,不久肋巴佛、郭華如等同志加入共產黨。1947年4月肋巴佛要求去陜北革命根據(jù)地學習,經黨批準由牙含璋同志護送前往陜北,不幸在平涼遇難。肋巴佛是愛黨愛人民的典范、民族團結的楷模,他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1987年在縣城南古雅川山修建六邊形碑亭,內嵌大理石碑刻。碑圓-方形,通高2米,寬0.95米,厚0.17米,額為浮雕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