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巖篇
棺木巖巖棺群(漢、南北朝),秭歸縣九畹溪鎮(zhèn)中陽坪村一組。2018年入選宜昌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大若巖—十八羅漢佛像位于大若巖鎮(zhèn)水云村,年代為清,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1984年,大若巖—十八羅漢佛像列入永嘉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掃水巖修路牌年代為清,位于鎮(zhèn)坪鄉(xiāng)鎮(zhèn)坪村,類別為石刻及石窟寺。2019年3月29日,掃水巖修路牌被公布為松潘縣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在安遠縣龍布鎮(zhèn)境溪村,仍完整地保留著有400年歷史的0-——永清巖0-。永清巖由高近百米,寬百余米的懸崖峭壁形成,自南宋開禧年間(1205年)始建禪庵,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該禪庵曾經(jīng)無數(shù)次毀修,于1983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永清巖0-又名觀音樓,就附著于這高百米的巨型巖石上。據(jù)史料記載,觀音樓建于明萬歷丙午年(1606年),為三檐四樓樓閣式建筑,高15米,長2.7米,寬1.5米,占地面積僅4.05平方米。已有400余年歷史,歷來佛事興盛,以樓奇著稱,倚懸崖而建,從0-下逐層沿木梯而上,僅容單人上下,是江南最小的“袖珍”0-。永清巖觀音樓遠望去猶如一小巧長形木盒附著永清巖上,走近仰望,…
[詳細] 紅軍巖位于興文縣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風景區(qū)、世界地質(zhì)公園興文石海“大漏斗”巖壁,距離興文縣縣城26公里。1935年2月6日,紅軍長征路過興文縣,紅一軍團后衛(wèi)部隊一個戰(zhàn)士為逃避敵人抓捕,跳下懸崖犧牲,當?shù)匕傩找恢睂⒓t軍戰(zhàn)士跳巖犧牲之處叫作“紅軍巖”。1996年,興文縣人民政府、興文縣石林管理處在紅軍巖下修建了烈士墓,刻上墓碑,巖壁上鑿上張愛萍將軍題寫的“紅軍巖”三個大字。大理石墓碑及記述這段歷史的碑文分外醒目。…
[詳細] 介 紹: 中巖在萬石巖與太平巖之間,因巖上多鷓鴣,故又名鷓鴣巖。沿萬石巖海會橋上行,有一條石階蹬道,走不多遠便到中巖天竺寺。寺旁巖石刻有“松石間意”四字。沿階而上,過了山門“放開眼界”,進入中天竺,就見大雄寶殿,殿的左邊埕上有一石,上題“玉笏”二字,玉笏的形狀和奏板相似,因而有“中巖玉笏”之稱。 過去有人詠“玉笏”石詩曰:“勾住閑云伴岫嶺,干霄玉笏自朝天,嶙峋瘦骨棱層立,半類枯禪半類仙”。形容玉笏石既有佛祖禪性,又有神仙風骨。玉笏石旁有禪堂,其后有“玉泉洞”,洞側(cè)巨石上題“佛國”二字;福建廈門…
[詳細] 銅缽聳池巖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qū)江山鄉(xiāng)銅砵村中心小學內(nèi),始建于南宋,后塌,明代中葉重修。坐西北朝東南,占地816平方米,二進兩廂房并中殿帶兩護厝平房建筑。中軸線自東南向西北依次為灰坪、臺階、大門、前廳、天井、中殿、后廳。后廳面闊3間,進深8.2米,單檐歇山頂,抬梁木構(gòu)架。后廳與中殿間為前廊,設(shè)左右側(cè)門可通兩護廂。前廳與后廳間以兩側(cè)廊相連。后廳與中殿以前廳高1.3米,有左右臺階。中殿為平臺,正中設(shè)幾級臺階。后廳原供奉三殿佛,天花板為藻井式。前廊設(shè)左鐘右鼓,鐘為南唐天成二年遺物。大門為一正兩側(cè),門前有抱鼓石一對。舊址于1982年被龍巖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改革開放以來,有數(shù)10批120…
[詳細] 仙井巖題刻位于鏡洋鎮(zhèn)磨石村,年代為明代。1988年,仙井巖題刻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感花巖刻詩年代為明代,位于紫陽山寶成寺后。位于中國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qū)紫陽街道吳山東麓寶成寺后,1986年被列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北宋蘇軾在寶成寺賞花有感,題七律一首刻于摩崖。明朱術(shù)洵題“感花巖”于其上。成化年間吳樂升在兩旁題“歲寒、松竹”四字。保護范圍:文物本體外擴約3米范圍,總面積為142平方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鑒于文物整體位于全國重點文保單位臨安城遺址建設(shè)控制地帶范圍內(nèi),且臨安城遺址的建設(shè)控制地帶覆蓋文物周邊區(qū)域,故本次不再劃定建設(shè)控制地帶范圍。…
[詳細] 獅巖隘口位于福安市穆陽鎮(zhèn)中興街居委會,年代為明代,類別為古建筑。位于穆陽鎮(zhèn)中興街居委會昂頭閣嶺頭處。俗稱“裹柴隘口”,始建于明代,是穆陽歷史上城墻剩下的唯一城門,為南北走向。石構(gòu)、券頂,隘口寬1.68米,深1.76米,高2.94米,厚2.42米,占地面積2.95平方米。隘口的兩側(cè)山體高4.95米。穆陽村依山靠水,南面臨穆陽溪湍急溪水,北面山崗山脊砌筑城墻以防來犯之敵。是穆陽村防御盜匪、倭寇所修建的。從穆陽村繆姓族譜可以看到舊城墻圖。對研究我市城堡建設(shè)和歷史人文皆具有重要參考價值。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墻體外延伸15米�!�
[詳細] 屯隆水巖屯隆水巖于四方嶺西段的在妙鎮(zhèn)屯隆屯右側(cè),巖的右下成灣,流出成溪,水明如鏡,味甘清冽,附近村屯利用灌田,1977年于水巖之上修北干渠渠道,因開炮炸石,巖口已被大石頭堵塞,但泉水仍暢流�!�
[詳細] 巖洞村是侗族大歌的源生地。這里的侗族文化源遠流長,侗族歌師人才輩出。1952年該村的侗族姑娘吳培信先后出訪蘇聯(lián)、匈牙利、羅馬尼亞等歐洲國家,演唱的侗族大歌引起強烈的反響,使巖洞享有“將侗族大歌帶出國門第一鄉(xiāng)”的美譽。為了搶救、保護、繼承和發(fā)展侗族大歌這一最具特色的中國民間音樂藝術(shù),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shù)民族文化研究所和美國福泉基金會,于去年在巖洞村建立侗族大歌人才培訓基地�!�
[詳細] 該崖畫地處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縣蒼山西鎮(zhèn)金牛村東南方向約距三公里外的點蒼山半坡吃水箐,海拔2070米。該地形略呈交椅狀,中橫一緩坡,繪有崖畫的巨石臥于緩坡頂上。巨石系花崗巖質(zhì)。寬19.9米,高8.25米;崖頂有崖房,畫面基本平整;北偏東59度走向;崖下系泥質(zhì)平地。崖畫長5.6米、寬4米,總面積22.4平方米。崖面分別以土黃色和赭紅色線條繪制,其內(nèi)容共分為五組。由于崖畫風化剝落及巖漿淋覆,可以辯認清楚的圖象有人物、動物、植物手摸印等200多個,以及表意圖象等,內(nèi)容有:放牧:采集(摘野果)、狩豬、舞蹈、房屋(干欄式)等。反映了先民生動而豐富的原始生活……來自全國各地的崖畫專家普遍認為該崖畫系西漢之前…
[詳細] 百感通天巖位于縣城西北45公里處,與萬福山相對望的百感山中,是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當年在向武作十六天之游中重點考察的風景點,他對此巖記載最詳細,評價也最高,他寫道:“百感洞,雄遂宏麗,曲折窈窕,杳渺幽閉,堪稱名壁……”并贊美此巖為“西來第一”。百感山,平陰獨峙,其中有百感巖、百感東巖、百感前下巖、百感下巖等四巖,即水游乘船游覽,徐霞客贊美此巖洞為“陰水通源飄渺掩映,神仙奧宮”百感巖內(nèi)寬外夾,可容數(shù)千人的溶洞,定神一看,果然龍宮峨闕,赫然大觀、晶瑩耀眼,飄渺若云。內(nèi)有宋朝壯族民族英雄儂智高在此駐兵托營時輜轤下及的遺物,有小合“慈云蓮座”雄偉壯觀,結(jié)構(gòu)奇特的觀景,具有較高的歷史文物和現(xiàn)時開發(fā)利用的價…
[詳細] 紅軍巖紅軍巖景區(qū)位于鳳山縣巖溶國家地質(zhì)公園縣城南部5公里,是鳳山革命時期蘇維埃政府所在地。1930年右江蘇維埃政府誕生后,鳳山縣蘇維埃政府相繼成立,主席黃松堅在此領(lǐng)導鳳山人民開展土地革命;恒里紅軍巖是廣西革命史上影響很大的革命遺址,在廣西檔案館、和百色起義紀念館里均作為重要文物展示。1931年初,紅軍主力北上后,留守在鳳城蘇維埃政府所在地恒里屯的100多名紅軍、赤衛(wèi)軍,在連長黃德昌的帶領(lǐng)下,攜同革命群眾1100多人,撤上恒里屯對河山腰上的一個大巖洞憑險據(jù)守,牽制敵軍直至11月23日,恒里巖被敵人攻破,在近一年的恒里巖反圍攻戰(zhàn)斗中,紅軍赤衛(wèi)軍及恒里革命群眾一共犧牲了374人�,F(xiàn)在的紅軍巖還存有紅…
[詳細] 南巖又名盧家?guī)r,位于信江南岸,距縣城3公里處。有千人室、文公飼(朱熹廟)、大義石、一滴泉、五級峰、百丈壁、開鑒塘、濯纓井等八景。千人室整個南巖洞穴,唐草衣禪師聚徒于此,佛殿僧舍盡在其中,可見巖洞之大。文公祠在千人室前左側(cè),后枕一滴泉,前峙五級峰,是為朱熹曾在此講學而建,今廢。大義石在山頂,唐彗覺禪師曾在此建房坐禪講經(jīng),房屋早廢,唯石基尚存。一滴泉在洞門口左側(cè)半壁。晴雨寒暑交替,泉水滴落速度不變,清洌無比。五級峰在巖外右前方,峰分五級,有石砌山路,拾級可達峰頂,極日遠望.云天丘壑,盡收眼底。百丈壁指巖左右壁,無土無坡,如切如削,人不可登;自唐迄清,名流題字刻石,至今保存良好。開鑒塘在文公祠前,蓄…
[詳細] 弄懷巖弄懷巖位于縣城西北7公里處,系石灰?guī)r,洞深數(shù)里處有積泉。秋冬水涸,持火把,照電筒可入。窄處如走廊,寬處似廳堂。鐘乳垂掛,光怪陸離。巖縫聚蝙蝠,多且大。明嘉靖年間,上思知州周璞題“弄懷”二字刻于巖口上。古人游此洞后,多題詩作賦,寫于洞口巖壁,或記入志書;贊賞巖洞風氣。在上思八景詩中曾有“弄懷巖雅留仙跡”之句,舊志有“上思勝跡,此巖為最”之稱。古時列入八景之一�!�
[詳細] 猴祖巖過去的貓?zhí)樱镱惐姸�,出沒無常。教子山邊貓?zhí)优嫌凶綆r叫猴祖公,有座山巖叫猴祖母,十分神似。當?shù)亟y(tǒng)稱其為“猴祖巖”,傳說:上古時女媧捏泥巴造人,造出的人有的很乖、很聽話,有的卻很刁潑,很頑皮。為了人類更好地傳宗接代,女媧讓所有的人群分血緣、別姓氏。最初的姓,大都帶個女旁,如姬、姒、姚、姜等。大多數(shù)人群聽從了女媧的賜姓安排,但有一個長尾巴的人自作聰明,不愿分血緣,取姓氏族號。于是,女媧把凡是愿意賜姓的劃為人的行列,不愿賜姓者則劃為猴的行列。人可走出洞居,建巢造屋,逐步走向文明,猴則只能潛伏深山、洞中、樹上,與人分隔。無姓的猴在貓?zhí)由搅珠g繁衍了許多猴子猴孫,它老了后幻化成現(xiàn)今的猴祖巖�!�
[詳細] 上巖靈泉涌清涼,環(huán)渚向沂古寺藏。千年銀杏結(jié)白果,百代加楊成棟梁。春風經(jīng)意野花香,秋雨著韻草雞唱。游僧佛號調(diào)難著,古松怪石病未央。…
[詳細] 國公巖在縣城東北5公里石形龜嶺下,相傳古代是鄔、李、侯三國公隱居之處,三國公死后立祠廟,每年農(nóng)歷六月有抬神祭祀、祈禱祝愿之會。洞道曲折幽深,有擦身而過之處,也有廣若廳堂之所,冬暖夏涼,上如滴雨,下無苔蘚。洞中的鐘乳石形態(tài)各異,景致奇特,有“石鼓”擊之有聲,有觀音像盤坐蓮臺,有宛如馬蹄踏破的龜背石。洞外,有蓄水120萬立方米的國公巖水庫�!�
[詳細]
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娓氣偓楠炴牠顢曢敃鈧悿顔姐亜閹板墎鐣辩紒鐘靛█閻擃偊宕堕妸褉濮囬梺绋款儏椤︾敻寮诲☉銏╂晝闁挎繂妫涢ˇ銉х磽娴e搫鞋妞ゎ偄顦遍幑銏犫攽閸モ晝鐦堥梺绋挎湰缁嬫垵鈻嶉敐澶嬧拺缂佸顑欓崕婊堟煙閸戙倖瀚�
重點關(guān)注